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4942887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化学推断题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含答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是一种黑色物质,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E的化学式为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答案】 复分解 【解析】【分析】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D和

2、氢氧化钙反应,D是碳酸钠,F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是酸,B、C组成元素相同,则B、C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生成C,B也能生成C,则C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A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是碳。【详解】(1) 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E的化学式为 (2)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点睛】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可用作建筑材料,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是氢氧化钙,D和氢氧化钙反应,D是碳酸钠,A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是碳。2有一包白色固体

3、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从C到D液体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有_;(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

4、观察有无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答案】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 减小 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氢氧化钠 硝酸钠、硝酸钡、稀硝酸 硝酸银 【解析】【分析】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都是可溶于水的物质,由图1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2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酸钠。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详解】(1)由分析可知,沉淀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

5、物,BC段时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和稀硝酸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随着稀硝酸的加入,从C到D液体的pH减小; (2)根据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一定没有氢氧化钠;(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硝酸钠、过量的稀硝酸;(4)因为目前不能确定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氯化钾,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可通过取少量D点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固体产生的现象,则可证明白色固体的成分。3粗盐中含有MgCl2、Ca

6、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Ca(OH) 2俗称_,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步骤操作a的名称是_。(3)若步骤和步骤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答案】熟石灰或消石灰 MgCl2+Ca(OH)2Mg(OH)2+CaCl2; 过滤 CaCl2(或氯化钙) 【解析】【分析】粗盐水里面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滤液中含有氯化钙。【详解】(1)氢氧化钙的俗名为熟石灰或消石灰;步骤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

7、+Ca(OH)2Mg(OH)2+CaCl2。(2)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步骤操作a后得到沉淀和滤液,故为过滤。(3)根据Ca(OH)2可除去MgCl2,Na2CO3可除去CaCl2如果步骤和步骤的顺序颠倒,步骤先反应溶液中就有过量的碳酸钠,然后完成步骤,这时过量的氢氧化钙把上步中多余的碳酸钠除去,同时生成氢氧化钠,另外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反应还生成氯化钙,最后步骤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反应掉生成的氢氧化钠,但不与生成的氯化钙反应,所以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CaCl2,故答案为CaCl2。【点睛】除杂的原则: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有一固体混合物A,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四种物质中的几种物质

8、。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下图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恰好都完全迸行)。请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1)气体B的化学式为_;沉淀G的化学式为_。(2)滤液F中的溶质为_。(3)混合物A的可能组成情况有_种。(4)写出生成沉淀D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CO2 Mg(OH)2 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 3 【解析】【分析】有一固体混合物A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气体B为二氧化碳),说明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钠,则白色沉淀E为碳酸钙;滤液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G(G为氢氧化镁),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或氢

9、氧化镁中的一种,或氢氧化镁和氯化镁同时存在,沉淀D加稀硝酸不溶解,说明生成了硫酸钡,则混合物一定含有氯化钡。【详解】(1)由分析知,气体B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沉淀G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2)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氢,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滤液F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氯化钠(或Na2SO4、NaCl);(3)由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含有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都含有,故混合物A的组成情况有3种

10、;(4)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是_。(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现象是_。(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答案】 出现白色沉淀 置换反应 【解析】【分析】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属于盐,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E能生成D,D

11、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属于碱,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详解】(1)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则E是氧化钙,故E的化学式是。(2)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D转化为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3)B能和D、C反应,则B是酸,则B是盐酸,A和B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A可以是铁,故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点睛】C常用作建筑材料,则C为碳酸钙, E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12、,则E是氧化钙, E能生成D,D能生成C,则D是氢氧化钙。6现有ABCDE.F六种物质,分别是盐酸、铁粉、氧化钙、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如下图所示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短线“一”连接,通过一步反应能直接转化的两种物质之间用箭号“”连接(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_;E_。(2)写出A和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在上图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还有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实现双向转化没有标注出。它们是_。(均填化学式)【答案】Fe CaO CaCO3 CO2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B能与A、E、C、F四种物质发生反应,结合所给物质的性质,则B

13、为盐酸。A、E、C、F为铁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因为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D为二氧化碳,又D能与C反应,则C为氢氧化钙。F能转化为E,E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F, 故F为碳酸钙,E为氧化钙,则A为铁。【详解】(1)由分析知A为铁,E为氧化钙,故化学式为A:Fe;E:CaO;(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在上图的物质间转化关系中,还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钙与酸反应或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CO2。7化学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贡献重大。化学英文单词为 chemistry,可

14、通过下图键盘的9 个字母键(其他键略去)敲打显示出来。若每个字母键代表一种常见物质,相邻物质可以互相转化,不相邻物质的通过单向转化或互相反应发生关系。已知 E 的俗名叫苏 打,C 是一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I和M反应溶液变蓝色。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如图中“”表示互相转化,“”表示单向转化,“”互相反应)(1)写出物质化学式:E_,T_;(2)M的一种可能用途_;(3)H和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4)写出E转化成S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答案】Na2CO3 O2 除锈 置换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 NaOH 【解析】【分析】E 的俗名叫苏 打,C 是一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气体,故E是碳酸钠,C是氨气,I和M反应溶液变蓝色,M能与氨气反应,故M是酸,I是氧化铜,M能生成H,H可以与氧化铜反应,故H是氢气,氢气与Y可以相互转化,氧化铜可以生成Y,故Y是水,氢气可以和T 反应,T可以和水相互转化,故T是氧气,碳酸钠可以与R相互转化,氧气可以与R 相互转化,故R是二氧化碳,碳酸钠可以与S相互转化,S可以生成氨气,故S可能是碱,经过分析,推理正确。【详解】(1)由分析可知,E是碳酸钠,T是氧气,化学式分别是Na2CO3和O2.(2)M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