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942552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XX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调研。10月10日至19日,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副主任委员张帼英为组长,原XX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骏为副组长,部分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到XX省云浮、XX市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与云浮、XX市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并深入两市辖的云安、罗定、新兴、高要、广宁等5个县(市)和22个企业、基地、村镇实地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郡县治,天下安”,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和谐广东

2、的必备要素。改革开放以来,XX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暴露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中县域经济成为一条突出的“短线”,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67个县(含县级市)与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敏锐地发现了县域经济严重滞后的问题,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东西两翼和山区跨跃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初,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实行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和激励性财政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都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发

3、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和措施,形成了抢抓机遇、齐心实干的良好局面。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我省县域工业发展提速,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初步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改善、效益提高的好势头。据统计,到20*年,我省67个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8亿元,增长11.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25.55。其中:农业增加值占全省的8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83亿元,增长15

4、.73%;全省67个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的县中,有47个县综合增长率超过18%。在激励型财政机制影响下,县域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省、市共享“四税”收入增长20.7%,快于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其中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平均增长率达25.5%,有47个县超过全省平均增长率,占这些地区县数的71.2%,县域财政调控能力有所增强。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去年,XX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此后,提出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出台了XX省第一批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

5、建设的决定、关于帮助县(市)解决镇(乡)财政困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了县级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扶持、推动了本省县域经济发展。市、县级政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措施,发展县域经济热情高、干劲足、氛围好,纷纷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实现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以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为载体,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各地坚持以工业化统揽县域经济全局,加快工业集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速产业集聚,全省已形成有一定规模的30多个专业产业区,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400多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珠江东岸的

6、深圳、东莞、惠州等市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成为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区;珠江西岸则形成涵盖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等地,经济规模达1000多亿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目前产业集群已经从珠三角地区向广东两翼及山区延伸,如中国竹子之乡的XX县区以鼎丰公司为龙头建设了纸业工业园,引进一批造纸、油墨、印刷等纸浆下游产业,初步形成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20*年两税已达3900万元。XX县区今年9月被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授予“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称号。XX县区的日用不锈钢制品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年产值超38亿元,出口超1.9亿美元,成为全国最

7、大的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获得了“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称号。 (二)抓好中心镇规范建设,提XX县区域城镇化水平.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镇、在集镇,加快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各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进县城建设和中心镇建设,突出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县域经济的中心和副中心,进一步增强其聚集力和辐射力,从而提升了人气,提增了财气,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基本载体,有效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XX市组织有关部门和镇(街)主要负责人赴珠三角考察,以拓宽视野,强化“工业立镇”观念,实行镇域经济工作考核制度,对招商引资、税收和财

8、政工作成绩突出的镇予以奖励,大大调动了镇(街)干部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镇(街)新上工业项目133个,总投资14多亿元。同时,积极发展专业镇,目前已有省级专业镇11个,如XX县区河口石材专业镇、XX县区附城电子专业镇、XX县区新城不锈钢制品专业镇以及XX县区建城无核黄皮镇等。XX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完成中心镇规划修编任务,并加大城镇建设步伐,将市、县在中心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开垦费、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额返还或按比例返拨中心镇,使中心镇增加了自主支配财力,加快了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打造特色产业强镇,如高要金利锁具及小五金

9、专业镇、高要白土二手机械交易镇、德庆悦城龙母历史文化旅游镇、广宁南街纸业专业镇、怀集桥头燕岩旅游镇等,已成为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较为完善产业链的专业特色镇。 (三)着力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各地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养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XX市建设了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农业生态园、国家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等农业示范区,带动了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一乡一品”战略,大力发展优质水果、高附加值养殖等高效特色农业,打造了四会华贡牌沙糖桔、德庆皇妃贡柑、高要碧绿牌无公害蔬菜等一批农业知名品牌。XX县区把发展农

10、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转到产业化经营上来,把扶持农业的重点转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上来,在生产建设用地、用电、用水以及生产经营规费收取等给龙头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培植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使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规模、整体素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全县拥有温氏集团等5家年产值超亿元和一大批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的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一半,达3.9万户,这些农户去年在与龙头企业的挂靠经营中户均获利1.8万元。 (四)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11、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力争在县域经济中多拿“单打冠军”。XX县区的水泥、石材、化工、电力等行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强力引擎,这几大行业上缴税收占全县税收的七成多。XX县区着力做强纸业、竹业两大特色产业,目前竹子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产品达1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去年竹业产值达6亿多元。XX市发挥县域山水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把旅游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来抓,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资,旅游业正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五)打好“外资、民营”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县城经济的突破口,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我省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12、的大好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外引内联的力度,加快发展民营经济。XX县区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分别与广西有关县结成友好县,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XX县区域之间企业的合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分别在广州、佛山南海等珠三角发达地区设立招商引资联络处、办事处;建立项目台帐,建立和完善项目跟踪责任制。高要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施选择性发展战略、坚持“五个有利于”原则,即“引进项目必须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有利于培育支柱产业和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加收益尤其是财政税收,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从而促进了可持续发展。XX县区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树立“抓经济,就是要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努力

13、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目前拥有广东温氏集团、广东凌丰集团两家省级优秀民营企业,1-9月,全县民营工业企业产值达23.86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4.71%。 (六)加强领导,协调联动,形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合力。加强领导和帮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各地注重配强配好基层领导班子,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检查督促县域经济各项政策的落实,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切实帮助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XX市组织开展了全市所有乡镇党政一把手全面轮训工作,提高了基层组织带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斗力;在确保省下放给县的各项经济管理权限落实到位的同时,还自行制定出台了关于下放部分市级审批事项和管理权限的实施

14、方案,合计共有69项审批事项和12项管理权限下给县(市),进一步增强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XX县区努力构建和谐行政,以良好的作风和高效的服务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七)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决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农业、农民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各地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XX市通过扎实推进“十项民心工程”、进一步落实农民减负增收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造农村薄弱卫生院、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

15、公益性文体阵地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等,使农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三农”工作呈现新气象。XX市为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从去年7月起,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民医疗大病统筹,即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可自愿参加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大病险)。今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和住院补充医疗保险覆盖率已分别达82.9%和66.7%。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建成113条生态文明村,今年又规划建设300条,改善了农村的生态和农民人居环境。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广东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发展县域经济虽然出现了良好的态

16、势,但因受经济基础薄弱,处于珠三角边缘,发展条件较差,比先发地区招商引资难等制约,县域经济在跨越式发展中仍然困难重重,尤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与发XX县区(市)相比,县域经济在规模、速度、实力、机制、效益、科技含量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差距。20*年全省67个生产总值4192.83亿元,只占全省gdp的26.1%,县域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珠三角地区的1/5,与占81.9%的土地面积和占61.8%的人口相比极不相称。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财政普遍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差。县域财政拮据问题突出,2004年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亿元的县(市)34个,占全省县(市)的50.75%,67个县的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7%。县域经济财政赤字、财政空转现象依然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