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942288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密度【课 题】 物质的密度 (第一课时) 【授 课 人】 吴友仁【设计理念】1、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 注意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特点,关心学生的原有经验。3、 适当淡化知识点的传授,鼓励进行实验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建构。4、 注意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材地位分析】物质的密度是第六章的第三节,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压强、浮力等知识关系紧密,直接影响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初中物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而且在实验中也已经发现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的质量是不同的,所以现在来学习本节知识应该说是容易

2、做到水到渠成的,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物质鉴别的经验,如根据颜色,气味,味道区分厨房中的一些物质,根据质量的不同区分外形相同铜块和金块,但对于体积不同的金块和铜块学生是判断不了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到底有何关系呢?本节课就是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学习活动,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到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进而自主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法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线索是利用物质特性鉴别物质的种类,教学法的设计主要依据是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运用为:1、情境导入,活动探究法; 2、引导归纳,自主建构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

3、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难点是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说明】1、实验设计思路:此探究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这个实验不仅是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准备素材,建构密度概念,所以实验操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对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与反思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点对于此探究活动尤其重要。教材中原来的安排是通过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长方体塑料块的质量和体积来进行探究,我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了一些改动,采用三种不同的长方体物块(木块、铁块、橡皮块),把学生分成三大组进行了实验探究,我作这样的改动是因为

4、:(1)、采用三种不同的物质进行探究,更能够说明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正比关系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偶然。(2)、每组只探究一种物质是为了简化实验过程和课堂流程,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密度概念,突破教学难点。2、目的:(1)、探究同种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密度概念3、步骤:(以使用木块进行探究的一组为例,提倡分工合作)(1)、调节天平,分别测量三个木块的质量。(2)、分别测量三个木块的长、宽、高,计算木块的体积。(3)、记录数据,完成表格。(4)、结论展示,组间交流,发现问题,生

5、成新知。4、器材准备:教学演示准备:高脚杯多只,酒、水、酱油、醋、糖、盐适量,外形相同的铜块、铝块各一、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准备:天平、砝码、刻度尺、体积成倍变化的三个物块(木块、铁块、橡皮块)多组。5、实验装置的照片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描述物质的一些特性。2、能通过实验探究努力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简单物理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和图象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

6、和比较,认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并由此建构密度概念,理解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的可行性。3、通过查表和练习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并尝试进行简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3、关注日常生活,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乐于探索自然的奥妙。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入主题:我们可以从颜色,气味等特性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有没有其它特性能够让我们更加有效的鉴别物质呢?新闻图片放送:假“金元宝”骗取数十万逐次

7、出示实物或图片:1、酱油、醋、酒、自来水、盐、糖。2、同体积的铜块、铝块3、同体积的铜块、金块(图)4、体积悬殊的铜块、金块(图)提问与引导:1、你怎么辨别它们呢?2、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吧!学生活动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取大小悬殊的两个砝码,请学生比较他们的质量大小。提问:你是怎么判断的呢?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可能有什么关系呢?如何探究?学生通过看,尝,闻,掂,甚至咬等多种活动来辨别物质的种类。(说明:来自身边的这些物体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非常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所以很快就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鼓励和引导:数学中我们是如何分析两个变

8、量是否成正比关系的呢?猜想:同种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关系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巡回指导,及时提醒交流思想,商讨做法,拿出方案论证猜想得出结论展示、分析、评价。(注:学生如果用图象法分析m与v的正比关系,要予以肯定。)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分析交流(注:全班分三大组,三人为一小组,甲组用大、中、小三个木块进行探究,乙组用大、中、小三个铁块,丙组用大、中、小三个橡皮块)发现问题建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自习,帮助学生交流,协助学生建构。(注:作布白处理,给学生留足思考和自主建构的时间)交流成果,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木块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2、铁

9、块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3、橡皮块的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约 )应用演练固化新知投影5道应用练习:1有一个假金元宝被分成了三块,若通过测量知道了其中最大的一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g/cm3问:最小的一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密度是 g/cm3。合 kg/m3 ,这个假金元宝实际是由什么物质所做的?2通过查课本密度表可知:金的密度为 ,它的物理意义是 。3相同体积的金块和铜块, 的质量较大,这是因为 。4小民的妈妈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民很想知道这条项链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如果小民测得这条项链的质量是10g,体积是0.7cm3,

10、则这条项链的密度是多少g/cm3,合多少kg/m3?它是不是纯金制成的呢?5你知道怎样测一条项链的体积吗?1、 分析数据,生成新发现2、 自习课本,寻求突破3、 建构密度概念:(1)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总是一个相同的量,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所以我们可用这个比值来鉴别物质的种类,可见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2)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我们把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即密度=质量/体积。(=mV)(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我们可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结束语提问与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感到什么地方还有遗憾吗?交流总结,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