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4068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实施方案第五期.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期保康县教学研究室 (小学版) 2013年4月22日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研究实施方案保康县教研室 姜敬宝一、研究背景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党的十八大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建设丰厚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之必然,也是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必须选择。多年来不少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研究上做出了不懈努力,但仍然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关键还在于我们不能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顺应学生的发展,而是高高在上,把对成人社会的要求强加在孩子们头上,教育的实效性被大大削弱,学校教育是学生的,以生为本,真正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是教育必须,

2、这种不能适应并满足儿童成长的教育现状,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二、研究现状追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凝练出优秀的文化积淀,良好的道德风尚熏陶出一代代民族精英。办有文化品味的学校是教育者的追求。从近几年的研究发展看,省内像宜昌伍家岗的一校一品,国内像山东杜郎口的学习文化建设,山东信阳小学的微型文化建设,台湾的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等颇富特色,方兴未艾。德育实效性研究是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广东、江苏等省市做过有益的探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值得学习借鉴。三、课题的论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使教学活动的内涵更丰富,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

3、生精神发展的需要。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教育规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独特风格的实践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校园文化在学校有“学校精神”、“校风校纪”、“艺术教育”、“诵经典读书活动”、“人文遗址”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但都是校园文化的某一方面。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指学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校园课程、思想、制度及校园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设等。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校园内的精神财富,本课题中的校园文化是广义的,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引领与适应,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们所研究的校园

4、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要让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在学生学习中占有绝对地位;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是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要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公民意识;制度文化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重在良好行为的典范树立。我们认为:文化是一种浸润,是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其有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育人标准、学校传统等因素相互影响,滋润生长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误区一:过份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认为教学高于一切,培养的学生结果是素质

5、结构存在缺限、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型”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误区二: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注重制度约束,不注重营造文化的熏陶氛围,导致管理工作管得了当面,管不了背后,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反而对执行制度抵制、反感甚至阳奉阴违。误区三:认为文化博大精深曲高和寡,学校搞文化建设是高攀,对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缺乏认识。对文化的文治教化悟的不够。误区四:缺乏执着,不善积累,热衷庸俗功利而忽视人本情怀,没有把人生理想、人格完善摆到应有的位置,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内在有机的连贯性,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传承与积淀。误区五:文化硬环境建设过于成人化,学科课

6、程教学内涵挖掘很深,生产劳动、社会服务、深入自然等育人活动被忽视,导致教育的外延越来越小,甚至于担心学生经不住社会上出现的以金钱名利为转移的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袭,就人为的制造“教育真空”,使得教育社会两张皮。德育实效性研究是原襄樊市教研室小学品德学科承接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进行了多年研究,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德育重点课题在江苏苏州举行的江苏课题的结题研讨会,后由于其它原因未能结题。德育实效性缺失的主要原因一是成人社会道德失范对孩子成长造成极其恶劣影响,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有成人化倾向,二是学校人为的营造一个德育象牙塔,让学校封闭于围墙内,造成德育真实性的缺失,知性德育的味中,对孩子德育失范缺乏

7、研讨与影响、宽容失体、引导乏力,学校重智轻德,忽略育人研究,重学科教学研究,轻孩子成长研究,使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重行为苛责,轻人的内心成长,三是德育课程建设滞后,落实不力,社会实践几乎被忽略。四、实验愿景走内涵发展之路,办有文化品位的学校,是我们对怎样办有特色学校的思考,课改走到今天,急需学校从抓管理转向办教育,办教育就必须在教育的内涵外延上走出新路子,在全面育人上多思考,营造一个良好的适应教师专业成长和适合不同差异的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环境。在硬环境建设上,将传承文化精髓与时代特点结合,与地域特色结合,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积极健康,贴近学生发展实际,能够与学生融为一体,具有童真童趣的文化生

8、态,为学生健康安全快乐成长服务,让教师学生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共同成长的主体,建立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在师生的学习活动中生长精神,在精神的成长中壮大学校,积淀校园精神的精髓,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乐园,尽可能让教育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研究在实验小学、马桥镇小学、城关镇小学、马良镇小学同时展开研究,研究实施主体有校长、德育团队、品德课骨干教师等组成,通过研究实施力争使校园的硬环境建设更好的彰显校园文化,师生活动更好的提升文化,在积淀文化中使学校发展特色更为明显,辐射与带动其它学校的发展,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建设道路,积淀学校的文化厚度,取代铁

9、板一块、成人化毫无生气的、肤浅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德育实效性研究,要贴近学校发展实际,将原来单独只研究品德课教学,扩大到涉及学校德育的方方面面,如班队建设,主题班队会,寄宿生管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成长中的案例分析等,积极营造一个宽松健康的育人环境,减少说教,减少知性德育的含量,在中年级开展和谐校园生活的案例撰写活动,在高年级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活动,增强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要让德育融入学生生活的全程,让学生在投入生活的过程中,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极健康生活,在生活中思考做人。学校文化建设、德育实效研究看似两个不搭界的研究主题,在学校进入良性

10、发展之后,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德育实效研究提供了环境氛围,有效的德育研究积淀了校园文化,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有效地德育活动必将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乐观的认为,此项研究会造福于学生,使学校教育产生质的变化,有风格有特色的学校会坚定地成长起来。五、实验分工成立三个实验小组,即校长组、品德教师组、班主任组。校长组由屈万军牵头,成员有叶发源、杨根枝、吕武刚,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验研究与谋划,侧重生本校园文化与学校特色建设,提出评价的办法与细则。品德教师组由姜敬宝牵头,成员有李白羽、王天珍、李萍、陈晓芳、郭远芳等,负责德育实效性研究,侧重于生本课堂的建设研究,开展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

11、的调查、行动与案例分析研究,与品德学科核心研究小组成员一道,完成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教育理念、主要特征、各环节的教学策略及评价办法研究。班主任组由郭登培牵头,吴素华、余小丽为成员,负责班级文化与教育实效性研究,德育活动的调查、行动与案例分析研究,建立班级文化与教育有效性的实施细则与评价办法。以上每个小组都要拿出阶段实验方案并组织实施,完成阶段实验任务,拿出典型经验和做法在全县推广,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共享法文献研究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每一位参与研究者每学期必须购买一本与此研究相关的文献,从大量的文献信息中,摘录有帮助的信息上传至网站供研究者共

12、享。2、调查研究法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对研究的问题、现象进行探讨。调查研究有两层意思,一是调查,指运用观察、询问、测量等方式收集事实和数据,掌握真实的感性材料;二是研究,指通过对事实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思考判断结论。主要步骤是:明确调查目的(从目的出发,估计可能的阻碍因素和要注意的相关问题)确定问卷内容(个人基本资料、态度问题、行为问题)编制问卷(拟定问卷题目、问卷题目数量控制、回答问卷时间控制)问卷的试用与修改问卷的发放与回收。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研究者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质,提高研究质量进行的一种

13、反思的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以研究与行动的结合为表现形式,以持续反思为基本手段的活动。4、案例研究法每一位研究者必须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自己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研究任务的能力。案例研究必须引入实验研究法,即依据一定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主动操纵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予以自觉、明确、和适度的控制,观察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真假。5、形成独特的研究报告由于参与实验的教师大部分是兼职学科研究,时间精力有限,每学期可以用案例分析、课例、调查报告、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讲座的形式,替代过程研究 ,但每阶段研究任务完成必须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七、研究

14、团队分析本人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历时15年,担任襄阳市教育学会品德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也已多年,领导并参与了襄阳市教研室组织的“引导主动学习”的研究工作,参与“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小学德育课程实施道德情感教育,提升教育实效性研究”,并撰写了结题报告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结题验收活动。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教研管理与品德课教学研究任务,有多篇论文、案例在省市获奖,连续两届被评为省级品德学科优秀教研员。能力与水平能胜任该项工作,时间有绝对保障。参与实验的校长屈万军是襄阳市名校长,所在的马桥小学是省级课改实验学校,叶发源是县级名校长,郭登培校长是县级教学工作创新奖获得者,吕武刚是多年的学科教研员,吴素华、余小

15、丽是资深的班主任,其它教师都是多年从事品德生活(社会)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这些领导教师组成了一支能研究,懂管理,善思考,有时间从事研究的研究团队。这些学校办公条件优越,学校研究经费有保障。八、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序号研究阶段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 担 人12012年7月2013年7月制定课题实验总方案、学校教师阶段实验方案、形成案例方案、案例分析及其它实验资料实验参与者22013年7月2014年7月阶段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实验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案例等报告、论文并结集实验参与者最终研究成果序号完成时间最终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1每学年论文结集学校22014年7月研究报告、结题报告结集姜敬宝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