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937707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摘要: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与创造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供学生创新与创造的课堂环境,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的意识和兴趣,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与创造能力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教学心得,现将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浅析如下:一、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意识和兴趣,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师首先要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

2、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尊重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由被动死记硬背转变成想学会学,善思多问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跟上学生思维发展的步伐,吃透教材,大胆创新教法,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具有驾驭全局,随课堂情况变化而随机应变的灵活能力,具有创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自身创新和创造能力的积极性,有不断丰富、提高创造能力的积极性,有不断丰富、提高、完善自己的开拓性,才能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打好牢固的基础。 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教师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投入到素质教育之中。教师不仅

3、要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更主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应用知识、探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高分低能走向创新与创造的轨道上来。长期的应试教育观念,束缚着学生的创新与创造的精神,影响着学生多方思维的能力。一个人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更多是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对问题的质疑和猜想,是思维的升华,是瞬间灵感的闪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对问题的设疑,让学生从过去的单纯接受,转变为自己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创设和谐的民主氛围。 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课堂组织,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从独特角度提出疑问,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尊重学生这种挑战,帮助

4、、鼓励、表扬他们这种敢于向权威挑战的钻研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有充分的民主、自由权利,能作为一个极富创新的个体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化交流的主体,互相交流,互相争辩,互相讨论的良好互动氛围。克服教师一言堂,一讲到底,唯我独尊的旧模式。让自己成为平等交流中的组织者。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实是一种互相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发现、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而已。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巧妙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等,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合作者,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

5、一个愉快欢乐的学习过程。三、 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兴趣,是培养他们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关键。教师要学会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没兴趣是不可能学好知识的,更谈不上发现和创新。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一是充分挖掘数学的内在美感因素,让学生觉得数学是个充满神秘又神奇,存在许多奥秘的学科,向学生展示数学美,让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中得到快乐情感,通过一道题,一个问题,让学生觉得自己解决了心里美滋滋的。并且在提问时要深刻揭示数学的新颖、奇异,让学生觉得好奇,开启他们的好奇心,再通过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思维美和方法

6、美,体验到数学的和谐和知识的结构美,二是要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生活离不开数学,而数学也脱离不了生活。使数学生活化了,与学生的思维拉近了,学生才能更容易接受和感知数学的美,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讲课举例时,尽可能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数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与创造的重要动力。任何创新与创造都离不开兴趣来维持。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任何人都有好奇心,学生也有渴求未知的和力所能及

7、的问题,心里也常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怎样解决呢?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因好奇与兴趣而学,而思考,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质疑,自己去解决。这样也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可借助教学中的典故、故事、历史人物等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借助美丽的建筑,从设计上,结构上展示数学的应用美。总之,把数学与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四、因材施教,给学生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8、的教育效果。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多留思考时间,让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注意教会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各方面各层次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因势利导,因为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另外,教会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可把质疑让大家来评判。即使学生质疑错了,教师也应该积极肯定学生的这种做法,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知识可以教,技能可以学,但能力只能培养。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开放式的质疑风气,树立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才能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耐心,爱心和恒心,多给学生尊重、鼓励、关爱;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总之,要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能力,教师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搞好课堂教学,提高师生互动效率,鼓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及和谐的学习情境,以科学新颖的教学技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的创新与创造能力早日拓展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