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936508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溶液的形成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A增加压强B升高温度C加溶质或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答案】C【解析】【详解】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C。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食盐 C冰块 D花生油【答案】B【解析】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B. 食盐。A. 面粉, D. 花生油,均形成浊液。C. 冰块,只有一种物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溶液和浊

2、液的概念。3用括号内试剂有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固体:NaOH、NH4NO3、NaCl(水)B液体:稀盐酸、H2O、Ca(OH)2溶液(石蕊溶液)C固体:ZnSO4、CaCO3、KCl(水)D液体: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H2O、Ca(OH)2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碱性,分别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紫色、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ZnSO4、KCl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CaCO3

3、难溶于水,用水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D、稀硫酸能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镁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考点:考查酸、碱、盐的鉴别。4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答案】D【解析】A、湖水中有可溶性的化合物,故是溶液,正确;B、净化水的步骤分为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蒸馏的净化程度最高,正确;C、通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是软水,反之是硬水,正确;D、过滤只能除去

4、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错误。故选D。5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中不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由于盐酸溶液呈酸性,反应开始溶液的PH应该小于7,故A错误;B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另外添加的NaOH溶液中也有水,则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不断增多,故B正确;C盐酸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刚开始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由0逐渐增大,完全反应后,随着添加的NaOH溶液增多,NaCl的质量分数由逐渐变小,故C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氯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故D正确;答案为A。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

5、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错误;B、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C、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水呈碱性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6、【答案】B【解析】A、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正确;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D、胃酸过多即胃液酸性过强,汽水中含有碳酸,显酸性,不能过多摄入,错误。故选B。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物质溶于水后,水的导电性都会增强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错误;B、酒精溶于水不导电,错误;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

7、以溶液里的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正确。故选D。点睛: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9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搅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溶解。结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B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D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降温【答案】C【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磷酸氢二铵的溶解度是40g,即0时,100g水

8、中加入40g(NH4)2HPO4,充分溶解后到饱和状态,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继续溶解,不能认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3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NH4H2P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正确;D、Ce2(SO4)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升温,错误。故选C。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与丙两种物

9、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B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C甲属于易溶物质D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答案】C【解析】A、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的溶质质量,错误;B、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的水最多能溶解50g的甲,30g甲溶解于50g水中最多溶解25g 的甲,形成75g溶液,错误;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甲的溶解度是10g,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10g,甲属于易溶物质,正确;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错误。故选C。11往如图所示的烧

10、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滑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生石灰C硝酸铵D氢氧化钠固体【答案】C【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B、氧化钙放入水中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C、烧杯中加入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下降,所以石蜡仍为固态,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不会脱落;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会使石蜡熔化,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故选C1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50时,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得到100g溶液B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C

11、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加水的方法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答案】B【解析】A、50时,A的溶解度是80g,把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能得到溶液的质量=40g+50g=90g,不是100g溶液,故A错误;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B大,A中混有少量的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故B正确;C、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用降低温度或加水的方法,故C错误;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A、B的溶解度变大,无溶质析出,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

12、温前相等,C的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50时C的溶解度,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50,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不是A,故D错误。故选B。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3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A泥沙加入水中 B酒精加入水中C花生油加入水中 D冰加入水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为溶液,酒精加入水中得

13、酒精溶液。选B考点: 溶液的形成。14如图是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Bt2 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 时,将40 g 的c加到100 g水中,制得的溶液不饱和D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b、c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 cba,错误;B、t2 时,a、b的溶解度相等,那么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t2 时,C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C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14、小,故欲使c从溶液中结晶,可以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白酒C豆浆D咖啡【答案】B【解析】【详解】A、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B、白酒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咖啡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B。16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

15、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A【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只要能改变固体与水的接触机会就能改变固体的溶解速率;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搅拌、加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