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93452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4.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安徽省 合肥市 琥珀中学(山庄校区) 左俊贤 13965750029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 3、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熟读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态度。教学方法: 1、诵读法。2、点拨法。3、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和艰苦是我们求学之路的垫脚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濂走进送东阳马生序,去体会他求学的勤且艰。(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与刘基、

2、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序,文体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即序言,相当于前言后记。赠序即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晚生马君则的一篇临别赠言。三、初读走进文本 1、范读师: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下面,老师范读课文,同学们听读或小声跟读,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2、自读 力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师:好,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自读情况,同学们,看大屏幕,注意这些字的读音,谁来读读? 嗜 俟 叱咄 负箧曳屣 缊袍敝衣 烨然 (个别读,齐读。)读出节奏

3、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个别读,齐读。)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的注释和手头的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学生自由读课文。) 3、文言积累男生女生向前冲 师:好,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把咱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男生组和女生组,采用“男生女生向前冲”这种竞答的方式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实词解释 致书以观(得到)俟其欣悦(等待)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尝趋百里(曾经)(2)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3)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名词作动

4、词,腰佩)(4)古今异义 走送之(古义:跑 今义:行走) 持汤沃灌(古义:热水 今义:行走)(5)一词多义 无从致书以观(表示目的,来) 以中有足乐者 (因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把) 以衾拥覆(介词,用) 弗之怠(代词,指抄书)走送之(代词,指书)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当余之从师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小结: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有古诗词等,我们都要积累、整理。(6)互译课文 师:同学们,积累了文言词语,我们再来理解文意,请同桌两两结合,结合注释和工具书,你读我译,你译我读。(7)重点句子翻译师:好,我来检验一下大家的互译

5、成果,请看大屏幕,哪位同学翻译第一句?请举手!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找四位学生翻译,其他补充、点评)4、齐读 师:好,同学们,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四、品读深入文本 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用“读 ,我看到了一个 的宋濂”畅谈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句,体会作者遇到的种种困难:(无书之难、无师之难、生活之苦) 手法(对比、反衬)精彩预设:余幼时即嗜学(一个自幼爱好读书的宋濂)不敢稍逾约(一个诚实守信的

6、宋濂)余因得遍观群书(一个博览群书的宋濂)益慕圣贤之道(一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宋濂)援疑质理(一个勤学好问的宋濂)俯身傾耳以请(一个尊敬师长、虚心求学的宋濂)色愚恭,礼愈至(一个虔诚恭敬的宋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一个自谦、谦逊的宋濂)负箧曵屣行深山巨谷中久而乃和(一个在恶劣环境中求学决心之大、意志之坚的宋濂)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一个求学生活艰苦的宋濂)略无慕艳意(一个穷且益坚、不慕荣华的宋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个追求精神富足、自得其乐的宋濂)读送东阳马生序,我看到了一个平易近人、言辞恳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宋濂五、探究-挖掘文本作者是马生的同乡和长辈,他完全可以用

7、长者的口吻要求马生,为什么用自己求学苦读的事例勉励马生呢?(明确:作者并没有以长者自居,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过“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态度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生的殷切希望,这种方式便于马生接受。)六、诵读升华文本师:文言文,我们要多读。让我们再读送东阳马生序,体会作者求学的艰辛。 生齐读。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让我们用最熟练、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背诵课文。(两分钟)指导背诵思路:余幼时即嗜学 无书之难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无师之难当余之从师也 求学之苦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背课文,会背的背,不会背的地方,你可以瞥一眼。力求当堂背诵。七、教学小结同

8、学们,先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尚未放弃心中的梦,仍执著地努力着。如今我们拥有丰富的藏书,免了抄书之累;有了宽敞的教室,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满怀爱心的老师,免了奔走之劳;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裕的生活条件,免了口体之苦。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更应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让我们秉承先辈们刻苦求学的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在知识的大道上阔步前行!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八、课外拓展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以“学习中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板书设计: 难 艰 苦 乐品读涵咏兴味长笔者所执教的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以文本为载体,以阅读为主线,意蕴丰富,精彩

9、纷呈。既教给了学生知识,又进行了学法指导,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可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为创设教学情境,我设计了以下导入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奋和艰苦是我们求学之路的垫脚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濂走进送东阳马生序,去体会他求学的勤且艰。初读走进文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深情并茂地范背课文,不但显其功底,且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听读、跟读、自由读、默读、齐读,整节课在“读”中与文本充分对话。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阅读文本,为后续学习、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

10、男生女生向前冲”环节的设计,以竞答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赢得专家老师一致好评。品读深入文本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能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节课最精妙之处,在于深入文本的品读环节,“读 ,我看到了一个 的宋濂”,此环节设置,既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遇到的种种困难,又可以结合文本,畅谈阅读感受。简约灵动的设计,调动了阅读兴趣,陶冶了情操,浸润了心灵。在这样的科学预设之下,课堂生成的精彩就成为了必然:“读余幼时即嗜学我看到了一个自幼爱好读书的宋濂”;“读不敢稍逾约我看到了一个诚实守信的宋濂”;“

11、读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看到了一个追求精神富足、自得其乐的宋濂”;“读送东阳马生序,我看到了一个平易近人、言辞恳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宋濂” 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令人赞不绝口。探究挖掘文本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者是马生的同乡和长辈,他完全可以用长者的口吻要求马生,为什么却用自己求学苦读的事例勉励马生呢?此环节的设置是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写法,待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作者并没有以长者自居,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过“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态度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生的殷切希望,这种方式便于马生接受。诵读升华文本学习文言文,最好的的方法

12、就是读。我让学生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求学的艰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接下来,我建议学生用最熟练、最喜欢的方式自由背诵课文,并借助幻灯片,出示背诵思路,学生当堂背诵全文。教学小结滚屏PPT的制作,教师入情入理、慷慨激昂的结束语,将这节课推向高潮。课外探究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以“学习中的苦与乐”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这一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读写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文本到生活,从阅读到写作,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出色地践行了“大语文”教育观。怎样解读文言文?怎样引领学生感受到经典的魅力?那就是一定要在“读”上做足功夫:从教师个人对文本的“范读”,到课堂中的“品读”与“诵读”,都要读透,读深,读出个性,读出心得。语文教学,是引领的艺术;阅读经典古文,是涵咏的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