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93263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迷于手机的解决方案篇一: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实施方案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手机作为一种现代化通讯工具,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展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它让人们的联系空前的加强,便利了人们的沟通。越来越多的人们拥有了手机,而且,手机用户低龄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随着手机的普及,它也走进了中职生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中职生把它当做一种“时髦”,成为“手机一簇”。通过调查发现,我校-*学校一些班级的手机持有率达到了100%。当然,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的确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诸如:方便与家庭的联系,特别是住校生,使用手机大大便利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沟通。便于

2、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打破地理空间的隔绝,与同龄人进行跨空间的交流和对话,排解一些不愿与家长老师沟通的苦恼,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身心健康。能加速信息吸纳、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智能手机更是具备了网络资源共享、拓展视野、信息传输便捷的特点,能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增加对社会信息的掌握,加速社会化进程。然而,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仍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成绩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整体结果来看,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弊远大于利,所以有人大代表称:手机危害猛于“虎”。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手机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棘手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立了“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这个课题。二、

3、课题界定中职生是指在中职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等念过书或毕业的学生。手机,又名移动电话,是可以握在手上的移动电话机。早期又有大哥大(香港警匪片中的大哥人手一部)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目前已发展至4G时代。策略一般是指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式、方法。随着高科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已成为学生的新宠,学生玩手机已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我们职业学校尤其显得突出。不论是在教室、宿舍、食堂、球场、路上,都能看到玩手机的同学。手机功能越来越丰富多彩,资费也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通讯

4、的工具,而是当作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工具。中职学生使用手机显露出诸多弊病,虽然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就是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运用教育调查的方法深入了解学生“沉溺手机”的形成原因及引导对策。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期望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新视角的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套能有效控制中职学校学生沉溺手机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手机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普及的程度,由于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手

5、机在中职生中具有极高的使用率,手机的网络访问与使用已成为中职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了解中职生的手机的使用现状是迫在眉睫的事,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实践上看,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让老师、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我们就可以使中职生意识到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引导中职学生健康、文明的使用手机,增强学生的公众意识、规范意识和自律意识,使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上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心中职学生的成长,为这些社会及国家将来的脊梁指引道路。从理论上看,本课题通过探索中职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以

6、及职校对于学生手机使用问题的教育对策,探索学生自控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的学习模式,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四、研究目标(一)研究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总目标:本课题通过访问、问卷调查等形式,揭示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从而提出能够有效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手机,使手机真正发挥它沟通、联系的功能,成为学生的通讯工具,也为其他中职学校的工作提供可借鉴的蓝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职校内涵,打造职校新品牌,建立中职德育模式,创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中职学校制度。(二)研究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明细目标:1、探索手机对中职生的影响;构建正确使

7、用手机进行学习和交流的教育模式。2、培养学生的现代学习和交流习惯,提高学生自制能力,为中职学生打下终身受益的厚实基础。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并在研究实践中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与综合素质。4、力争形成一套针对性较强、操作性强的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德育论文,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实践水平。5、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底蕴、人文氛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五、研究内容本课题从当前校园手机的普遍现象入手对校园手机的有效管理进行分析,探索:(1)学校对校园手机进行

8、有效管理的策略。(2)家长对学生沉溺手机有效管理的策略。(3)社会对学生沉溺手机有效管理的策略。(4)班主任对班上学生沉溺手机有效管理的策略。(5)手机管理制度的实施要民主合法。六、研究方法本课题重点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开始阶段重点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了解相关研究及科学教育的前沿思想,运用调查研究法了解目前中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的实际状况,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完善前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过程中重点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模式基本结构程序、教师指导原则策略、评价等方面作深入研究

9、,并通过个案研究对典型课例进行探索;在课题研究总结阶段重点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的情况和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七、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时间是:XX年6月至XX年6月,分四个阶段完成:(一)、课题准备阶段:(XX年6月一XX年8月)问卷分析,酝酿方案。1、设计调查问卷初稿,深入调查中职院校学生手机使用的情况,为课题研究找准目标。2、试发10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3、修改中职院校学生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初稿,并确定问卷的正式稿。4、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邀请本校的部分班主任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积累调查信息,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二)、课题起始阶段:(XX年9月-

10、XX年11月),搜集资料,制定方案,组建课题组。1 、了解当前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的理论,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2、广泛收集有关中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的论文专著,为课题研究准备好资料。3、以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为题组建课题组,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课题方案论证,对课题组成员工作分工。(三)、课题实施阶段(XX年12月-XX年2月),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1 、制定实践计划,按计划实施开展研究和实验。采取实验与行动法,要求大家把实验研究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统一起来。加强过程调控,重视小结交流。2、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3、定期开展中职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

11、在实践中研究分析中职生沉溺手机的原因,探究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方法。4、各班各班实施实验计划。(四)、课题总结阶段(XX年3月一XX年5月),对实验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写出课题论文,汇编论文集。1、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使用手机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2 、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手机与生活”、“手机与学习”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正确使用手机”经验交流会,探索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成功经验。3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方案。4、继续研究探讨,撰写研究论文,接受结题评审。八、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希望:1、在校内形成

12、浓厚的学习氛围,指导全体学生正确的使用手机。2、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得到养成。4、总结汇编研究论文浅谈控制中职生沉溺手机的策略。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九、人员分工(一)课题成员:(二)课题组长:(三)会议记录及资料整理:(五)研究活动组织协调与管理:德育教研组篇二:“手机依赖症”公益活动策划案一、市场调查分析1、宏观环境智能手机的普及(1)手机功能变迁从XX年底起,各种各样的多媒体功能加到了手机上;XX年,我国开始了3G时代,手机行业进步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XX年乔布斯用Iphone开启了触屏手机多功能时代;XX年至今,智能手机成为我国手机行业主流产品。(2)经济

13、消费增长目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逐渐增大,XX年手机销售规模已超过1000万台,预计到XX年,手机销售规模预计将实现年25%以上的增长复合率。据调查,中国新富的人群里面,42%的拥有苹果平板电脑或手机,%的打算购买平板电脑,%的对自身所使用的高科技产品感到满意,追求掌上终端消费已成为一个新的浪潮。(3)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手机研发的进行,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它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有众多应用软件,是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终端设备,智能手机被推崇是大势所趋。2、微观环境“手机党

14、”的生活圈(1)媒介宣传在广告媒体的宣传下,人们追求新潮并且对新生的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追求使用智能手机成为流行也不足为奇。(2)生活氛围现代社会工作、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3)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在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他们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适应障碍,以致沉溺手机。

15、3、目标人群“手机党”的心理及行为习惯经过调查分析,依赖手机、成为“手机党”的大部分是学生,因此本小组把大学生定为我们的目标人群。(1)性格及心理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大学生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他们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2)目标与习惯大学生人生目标不明确。根据心理学原理,人的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则就会产生满足这种需要的动机,而动机则会促使人采取一定的行为去实现目标。人若是没有动机,就相当于没有目标,进而也不会产生

16、相对应的行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骤然减轻,而未来的目标不明确,就会产生无所事事、茫然的状态。进而感到生活空虚,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沉迷于手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低。大学期间,课余时间较多,学生自由度比较大,有些学生不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玩乐上,对手机诱惑无法抵挡。(3)学习大学氛围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认为上课无聊转而玩手机。大学课余时间充足,虽然这不能决定大学生依赖手机,但也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提供了客观条件。4、现象危害走进“手机依赖症”(1)“手机依赖症”的现象总需要随身携带手机,如果没带会感觉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若一段时间没有听到手机响,会感到不适应,并下意识地看手机是否有未接电话;总会产生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