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93227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细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细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细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菌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单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 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 能说出细菌的营养方式、生殖方式及运动方式。3、 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 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

2、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细菌的结构特点和营养方式;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细菌的营养方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因此,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菌图片,制作多媒体动画效果,让他们对细菌有一个感性认识。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

3、学中运用直观性原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挑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描述现象,表达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说明导入新科探究细菌的发现细菌的形态结构细菌的生殖总结观察:(展示腐烂水果的图片)你熟悉这种情形吗?你能解释其原因吗?1、 多媒体图片: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2、 多媒体图片:巴斯德鹅颈瓶实验。(1) 比较这两个烧瓶有什么不同?(2) 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3) 有什么实验现象?(4) 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3、 巴斯德的其他贡献

4、4、 通过以上故事的阅读,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了什么新的认识?1、 细菌的大小多媒体展示图片:头发上的细菌和针尖上的细菌。2、 细菌的形态(1) 出示PPT:细菌三种形态图片。(2) 播放PPT:对图片进行分类。3、 细菌的结构(1) 板画细菌结构图(2) PPT:播放动、植物的结构图。(3) 对比三幅图片的结构异同。4、 细菌的营养方式引导学生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必要时给予提示。1、 播放细菌的生殖视频,引导学生总结出细菌的生殖方式。2、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运算,说明细菌的繁殖速度极快,提醒学生要搞好个人卫生。3、 播放芽孢视频,介绍芽孢的特性。简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提供查阅相关资料PPT个人反思教学中,通过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注重让学生思考,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于微观世界,学生是缺乏深入了解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情感体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