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92964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感染性材料的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平安意识,防止病原微生物外泄及感染性标本的污染。 2.范围。适用于本科菌、毒株及其它样本与培养物的管理。 3.职责。在科室生物平安管理小组指导和监督下由全科工作人员执行。 4.操作程序 4.1感染性标本的采集 4.1.1所有血标本均使用真空采血管,不得使用普通试管采集。真空采血管必须有“三证。 4.1.2尿常规与粪常规必须用有盖塑料容器收集。 4.1.3其它要求按管理程序标本采集管理程序4.2感染性标本的运送 4.2.1病区运送标本的工人均应经过培训,由护理部组织实施。 4.2.2所有标本在运送过程中,必须置于有盖容器中,其盖必须完好无缺。 4.2.3高危h

2、iv标本及菌、毒株的运送分别由免疫室与细菌室分别制订相应的操作程序。 4.3感染性标本的接收4.3.1接收人员应观察病区工人运送标本的容器是否有破损,容器中的标本是否有泄漏现象,如发现容器破损及标本泄漏应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同时汇报专业组长,认真做好记录,如有必要须及时与病区护士长取得联系。 4.3.2标本接收的其它要求见管理程序标本签收和管理程序。 4.4感染性标本的保存 4.4.1感染性标本必须在可控状态下保存,本科室以外的人员未经同意不能接触。 4.4.2按照各专业组规定的保存日期存放,在冰箱内或其它容器内正立置放,不得倒置或横置。 4.5菌(毒)株的保藏 4.5.1菌(毒)种的保存应符

3、合平安可靠的要求,并确保电源的正常供电。 4.5.2菌(毒)种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取、存毒种应有2人或以上人员同时在场进行。 4.5.3菌(毒)种中的冰箱运行情况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确保冰箱等设备的正常运行.4.6感染性材料的销毁 4.6.1按标本的销毁管理程序和医疗废物管理标准程序进行销毁。 4.7、医院垃圾分类: 4.7.1生活垃圾。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其他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 4.7.2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 其中: 1.感染性废物。被病人血液、体液或排泄物污

4、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及废弃的被服等;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和血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 2.病理性废物。废弃的人体组织和器官;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和尸体;病理切片废弃的人体组织和病理切片。 3.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和缝合针;各类医用锐器;载玻片、玻璃试管和玻璃瓶等。 4.药物性废物。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废弃的疫苗和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过氧乙酸和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和汞温度计。 4.7.3

5、检验科工作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保洁公司派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处理站处置。 4.8有效氯消毒剂:500mg/片,检验科常用消毒浓度为500、2500、3000mg/l,应用 1、 5、6片配制1l,对处理上述生物危害(感染)的标本的桌地面及物品的消毒液为500mg/l,处理废液为2500mg/l,如处理高危病菌、hiv标本那么用3000mg/l,并用检测试纸定期检测。 4.9本科室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科内进行化学消毒或压力蒸汽灭菌,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023、全自动生化仪的废液直接进

6、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血球仪排出的废液经消毒、无害化处理前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第二篇: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感染性材料管理制度 为有效防止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在收集、运输等过程中发生泄露或扩散,引起相关人员的感染或环境的污染,特制订管理制度如下: 1、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具有严格的隔离、实验条件,所保存的菌、毒种应按国家规定范围实施,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保存菌、毒种。 2、认真做好登记,统一编号,按期传代、鉴定,并做好有关检验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发生菌、毒种变异或死亡,应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 3、当地检出的菌、毒种就及时上报,因工作需要暂时保存的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也应按上级规

7、定的时间进行销毁处理。新发现的菌、毒种要做好原始记录,一并上报主管部门复核确认。进行 一、二类菌、毒种上报、领取应有2人参加。 4、因工作需要使用感染性材料时应提交申请报告,办理审批手续。在使用过程应接受感染性材料保管人员的监督,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做好善后处理。销毁感染性材料应有2人以上参加,使用、销毁等均应做好登记备案。 一、二类菌、毒种操作,应备有专用实验室,所用器材要严格消毒,污水消毒处理后排放。 5、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索取菌、毒种或向下级单位发放菌、毒种时,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手续完备,并认真做好记录备查。二类菌、毒种不得邮寄。 三、四类菌种在邮寄时,应执行有关规定。 6、做好菌、毒

8、种等感染性材料平安防范工作。未经上级批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工作之便,进行国际间各类菌、毒种等感染性材料的交流。 第三篇: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感染性疾病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与管理应到达以下要求: (一)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和传染病科统一整合为感染性疾病科,并纳入我县医疗救治体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传染病分诊点,其设置应相对独立,建筑布局合理,标识清楚,工作流程明确,适用标准预防。 (二)严格遵循隔离预防根本原那么和技术标准,在实施标准预防的根底上,建立并落实感染性病科各项规章制度、人员职

9、责、工作流程和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三)、提高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防控能力和诊疗水平。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方法,制定预检处和感染性疾病科门诊、临床各科门诊、病房接诊医师的工作职责,明确规定对来诊的病人必须进行传染病预检程序。 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标准、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四)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肠道等特定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五)接到卫生部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

10、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六)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七)对呼吸道/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医疗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同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八)我院不具备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上级医院诊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上级医院。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使用专用车辆,用后及时消毒。 (九)感染

11、性疾病门诊还应到达以下要求: 1、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呼吸道(发热)、肝病和肠道疾病患者的各自候诊区和诊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室、放射检查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 2、各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防护设备和手卫生设施,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必要时戴手套; 3、安排专人负责做好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并标准记录内容; 4、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具体要求参照XX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细那么第三章第二十五条; 5、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12、,加强诊室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外表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标准处置医疗废物。 (十)感染性疾病病房还应到达以下要求: 1、感染性疾病病房的设置应相对独立,与普通病房之间设隔离带,病人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或随意外出; 2、内部严格“三区、“两通道,不同区域之间必设“缓冲间,且应标识明确; 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标准,不同传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病人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不少于1.1米,疑似病人、具有高度传染性或毒力强的菌株所致的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隔离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入口应设缓冲间,病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设独立卫生

13、间。并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5、每一病室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均应立即清洗消毒,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6、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前方可排放;病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医疗垃圾,置双层黄色塑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7、保持病室清洁卫生,加强通风。常规每天2次对空气、医用物品、物体外表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8、严格陪客、探视制度管理,一般情况下不设陪客、探视。必须留陪时,应由床位医师签署书面“同意意见

14、。陪客、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等。 二、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应到达以下要求: (一)急诊科、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 (二)根据本院实际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三)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指定到隔离诊室就诊,已被污染的区域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保持各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地面湿式清扫,每天2次;诊桌、诊椅、诊查床、平车、轮椅等应每日湿抹1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擦洗和消毒;各种急诊监护仪器的外表应每日清洁,遇污染后及时清洁和消毒。 (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那么,凡侵入性诊疗用物,均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与病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枯燥保存。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不得重复使用。 (七)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根据规定定期对各类无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符合要求。 (八)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厕所等使用的清洁工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放置,拖把标志明显,分别清洗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各诊室应配置适合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十)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