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枣 儿[4].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92898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 枣 儿[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9 枣 儿[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9 枣 儿[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枣 儿[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 枣 儿[4].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枣儿1.了解本剧在形式上的特点,把握戏剧情节。2.把握剧本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特点。3.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对剧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有自己的理解。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二、戏剧知识知多少?本文为独幕话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台艺术形象。从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命运悲剧、英雄悲剧、社会悲剧);喜剧(讽刺喜剧、抒情喜剧、闹剧);正剧(悲喜剧)。从作品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内容可分为:现代剧、历史剧、传统剧、童话剧。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从剧情繁简和结构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何为独幕剧?独幕剧是戏剧作品的一种形式,

2、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篇幅较短,情节单纯,结构紧凑,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数不分场并且不换布景。何为话剧?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与传统舞台剧、戏曲相区别,话剧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三、看表演,把握故事内容1、看孙绍宽、苏志鹏表演话剧2、概述故事主要内容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

3、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四、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 (1)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 命里缺木,儿子取名枣儿; 枣儿摘枣,尿老人一脖子; 孩童时候,到枣树下尿尿。(2)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的事: 偷枣吃, 长出小枣树; 落钢盔,吓跑小鬼子; 闹灾荒,靠枣子活命。(3)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2. 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

4、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3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五、把握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剧本采用了什么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象征手法(1)“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父亲,“枣儿”

5、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2)“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喜欢怀旧,表现了老人对故土的挚爱;儿子久出未归,离开故土追寻心中的梦。(3)“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总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6、。3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联系时代背景,请同学们结合全文各抒己见。明确:(1)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2)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3)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4)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5)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六、巧构思,探究写法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

7、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2.“枣儿甜,留给娃娃过年吃”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从结构、内容上说说它在剧中所起的作用。结构:首尾呼应。内容: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爱子女的亲情,因而在内容上又强化了剧中的情景,升华了全剧的思想内容。七、总结: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请从当时评委的角度,说说这个独幕剧能够获得如此之多的奖项的原因?八、学以致用选择家乡有代表性的一样事物或者食物,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写一篇文章。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