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六心一圈双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492766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核六心一圈双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核六心一圈双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六心一圈双带”重庆谋划城市发展战略布局2011年04月01日09:54:48来源:华龙网一重庆日报E合丨1懐MlVi囱JH茗A.审迂显MkXJIJK孩六心、一圏双帯城镇化战略空司格局示意图华龙网讯(记者杨冰)“重庆正在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区域也将实施有区别的考核体系。”在近日闭幕的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透露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区域的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进而进行科学的国土空间划分。重庆着手推行此举,将会给区域经济利益调整带来哪些变局?对各区县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2、?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分类开发规范秩序“这一规划主要是根据主体功能定位,明确重点的开发方向,进而对开发强度、开发秩序等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杨庆育介绍说,根据规划,可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首先是优化开发区域,指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的地区,要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其次是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三是限制开发区域,关系较大范围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突出生态和农产品保障功能,适度发展产业,促进人口转移。四是禁止开发区域,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

3、文化保护区域。据了解,除我市之外,国家层面上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正积极推进。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曾明确表示,“十二五”要在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实行功能区域规划势在必行。我市开发强度大效率过低在采访中,杨庆育详细分析了我市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我市山多地少,适宜开发土地资源较稀缺。其中,山地面积占幅员面积的75.8%,丘陵和台地占21.8%,平坝只占2.4%。全市只有约1/3的区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只有全国

4、平均水平的1/2。同时,虽然江河密布,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敏感,环境特殊,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环境保护压力大。位于盆地边沿,常年风速低,空气污染的稀释能力不强,污染消纳能力较弱。我市还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3417处,三峡库区、长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地质灾害相对较为严重。杨庆育表示,就目前我市国土开发现状看,开发强度高,但是效率低。我市开发强度为6.92%,居西部地区第一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但单位城镇空间集聚的人口偏少,城镇人口密集度偏低,特别是部分小城市、建制镇、开发区占用的国土空间较大,空间资源浪费严重。例如,集聚近80%经济总量的一小

5、时经济圈只居住了全市60%的人口,渝东北、渝东南仍有几万人生活在高寒山区等不宜人类活动的区域。从生产与生态的关系看,生产占用空间偏多,留给生态的空间偏少;从城市内部看,工业空间偏多,居住空间偏少,并且耕地面积减少过多、过快。直辖以来,我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0.96万公顷,耕地面积年均减少3.48万公顷,耕地急剧减少,由2001年的251.92万公顷减少到2010年的223万公顷,人均耕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左右。应充分认识空间需求挑战我市肩负在西部“加快、率先”的使命,加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空间需求面临挑战,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可持续发展对空间需求的挑战。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人均拥有适

6、宜开发的国土空间有限,目前不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活动应尽快纠正,要强化节约空间,集约开发。杨庆育分析说,从国土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出发,绝不是所有的国土空间都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因此,必须尊重自然,科学开发。从因地制宜的角度,以及满足人们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不应是所有国土空间都承担同样的功能,必须分类发展,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这两者对重庆而言,也尤显迫切。“一核六心、一圈双带”据透露,在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重庆经济区纳入了国家重点开发区,功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

7、、石油天然气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三峡库区一些区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逐年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金佛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足石刻等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长江三峡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水等国家森林公园、黔江小南海等国家地质公园划为禁止开发区。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精神,目前我市初步进行了规划。杨庆育透露,我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从空间战略格局上,以主城和六个区域中心城市、“一圈两翼”等布局,分为“一核六心、一圈双带”城市化空间格局。同时,构建“三带四屏”的生态战略格局,即以长江、嘉陵江、乌

8、江三大水域生态带和大巴山、大娄山、华蓥山、七曜山四大山脉生态屏障为主体,以交通廊道、城市绿地为补充,山水相间、带状环绕的生态战略格局。我市禁止开发区面积80.01万公顷,占全市9.71%。范围包括国家及市级自然保护区24个;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个;国家及市级重点风景区36个;国家及市级森林公园58个等。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应区别对待既然各个区域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在区域政策和绩效考核应区别对待。在采访中,有关专家如此建议。他举例说,例如,财政政策上,提高转移支付系数,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的支持力度,弓I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

9、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在投资政策上,逐步加大政府投资用于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比例;对限制开发区的投资主要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支持发展适宜产业;对限制开发区国家支持的政府投资项目,适当提高市政府补助或贴息的比例,对基础设施项目,降低或不要求区县政府提供配套资金等。对重点开发区域,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对限制开发区域,主要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更重要的是,杨庆育认为,主体功能区应建立分类考核体系。对重点开发区,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优先的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经济增长、吸纳人口、

10、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以及外来人口公共服务覆盖面等,弱化对投资增长速度等的评价。对限制开发区,对农业导向的限制开发区,实行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相关指标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对生态导向的限制开发区,实行生态建设优先的绩效评价,强化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评价,弱化对工业化城镇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评价。对禁止开发区,应根据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按照保护对象确定评价考核内容,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情况的评价。采访中,杨庆育透露,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区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同时,正建立健全符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及办法。2011年,我市不改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既有的10类考核指标,将对个别指标权重、10类指标包含的子指标进行调整完善,将调低限制开发区区县经济类指标权重,调高生态类、公共服务类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与构建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