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926606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专题训练二综合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将选项标注在题号前。)(每题2分,共20题,总计40分。)1.小明想在暑假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去参观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那么他们应该去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下列连线中正确的是A、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三代时期B、破釜沉舟-刘邦-秦末时期C、约法三章-项羽-秦末时期D、官渡之战-曹操-三国时期3.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孔子这种教育方法称 A、因材施教 B、温故而知新 C、谦

2、虚好学 D、有教无类4. 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人面鱼纹盆 D、司母戊鼎5.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文字发展的顺序是A、甲骨文-大篆-金文 B、甲骨文-金文-大篆 C、金文-大篆-甲骨文 D、大篆-甲骨文-金文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巨鹿之战 楚汉之争 官渡之战 长平之战 A、 B、 C、 D、7.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8.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

3、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距今(2013年)多少年? A 1241年 B 1242年 C 2783年 D 2782年10.既是“春秋五霸”之一,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是A晋 B魏 C赵 D齐11.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儒家的治国主张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13.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下列

4、哪个历史人物有关A、李冰 B、商鞅 C、扁鹊 D、屈原14.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西起陇西,东到朝鲜 D、西起临洮,东到河套 15.“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礼记),我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16. 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时写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大运河 C、灵渠 D、江南河17.( )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刘邦项羽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陈胜吴广起义1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

5、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 B秦末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1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20.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焚书坑儒 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 B C D二、判断题(正确打 ,错误打 )(每题2分,共5题,总计10分。)( )21.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 )22.现在我们到中医

6、那里看病的时候都给你切脉,总结出了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的人物是华佗。( )23.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24.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5.甲骨文的发现使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三、材料分析题(共题;26题分,27题分,28题分29题分;总计分。)26.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于何人之口?(2分)表明了什么主张?(2分)其思想比较接近于诸子百家中的哪家学派?(2分)(2)、材料二出自于哪本书?(2分)该书记载

7、的是谁的言论?(2分)此人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2分)(3) 、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一、二等人物的思想和活动在学术上形成了怎样的繁荣局面?(2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1)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2)请列举春秋时期五个著名的霸主?(5分)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

8、A人物)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人物)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是谁?(2分)(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它位于今天的哪个省?(3分)(3) 他们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分)他们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29.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4分)A_B_C_D_(2)图中各国在战国时期,为了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社会改革。其中,最先进行变法的是_,收效最大的是_。(4分)(3)变法中收效最大的秦国,通过_变法,成为了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这场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