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92567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蚀,做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教学目的: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们了解并感受中华的传统文化。2. 了解一些关于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和内涵。3. 让他们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做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教学过程:Step1.课堂导入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被今天记忆的人类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以及在今天仍然被沿用或有所变异有所发展的上述生存方式和生存乐趣。Step2.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

2、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历史所能提供的条件,创建、改造、传承下来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五千年泱泱大国孕育出的传统文化,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1. 春节古时,有怪兽名曰“年”,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

3、法。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惊窜奔逃。于是人们认识“年”性,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贴红联,燃爆竹以驱“年”。“年”果不再来。人们庆幸过了“年关”,敲锣打鼓,互称“恭喜”,从此有了“过年”。2.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3.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

4、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民间中秋节有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等多种习俗。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Step3.继承传统文化刻不容缓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中华文化有中断的危险。从我们身边看,热爱、浸润、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人凤毛麟角;从建国以来的教育看,一直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广泛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用语看,有传统文化修养的人不是很多。从国际

5、政治斗争的现实看,一些霸权国家千方百计向中国输入劣质文化;从当前的社会现象看,文化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一些怀有政治野心的人,肆意否定中华传统文化。所以,维护、继承传统文化刻不容缓。这是事关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事关中国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同时维护继承传统文化,事关民族的生死存亡,事关祖国国运盛衰。Step4.继承传统文化,做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史学、哲学、道德、宗教等理论和思想方面,在安邦治国、品德修养、成就事业等实践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对传统文化的评价,要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取其精

6、华,去其糟粕。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科学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是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沃土。必须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文化,又必须在创新中确立和发展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的文化传统当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只要做好批判继承,就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是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问题的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指怎样把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转化成具有现代内容的东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为伟大祖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

7、还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经典继承和发扬开去,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承者。Step5.抵制不良文化侵蚀,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主要体现在由发达的商品经济所产生和形成起来的一些现代观念上,如科学精神、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等。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主要体现在由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和形成起来的一些观念和文化心态上。如以追求个人幸福为最高目标的极端个人主义;以金钱和财富作为主要尺度的拜金主义;吃喝玩乐当作人生意义的享乐主义;诸如吸毒、犯罪、卖淫和“性解放”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这些糟粕,高中生应自觉抵制其侵蚀,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西方节日中,有的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圣诞节、万圣

8、节等,对于此类节日,我们应在尊重其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其轻松快乐、缓释压力的因素;而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中学生也跟着凑热闹过节,实在有点荒唐;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母亲节、父亲节等,都是美国普通公民为纪念自己的母亲和父亲而建立的。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并创造出灿烂人类文明的中国将会有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母亲节、父亲节,使孝敬老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涵上会蔚然成风。我们要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地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吸收、借鉴外国文化的目的不是用它来取代本民族的文化,而是为了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

9、化。因此,吸收、借鉴外国文化应立足本民族的实践,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要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需要加以分析、鉴别、选择和改造,做到“洋为中用”。把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起来,使我们民族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根基,才会不断增强我们吸收外国文化的能力。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Step6.课堂思考你了解西方主要节日的文化背景和内涵吗?Step7.西方节日介绍1. 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所以称之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

10、。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2.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是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3. 母亲节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日期是每年

11、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有一位叫MrsJarvis的女士希望能改变Philadelphia的人经常打架的状况,开始了一个所谓“母亲友谊节”。在母亲友谊节这一天便去看望其他人的母亲,并劝她们能和好如初。MrsJarvis于1905年5月9日去世,她的女儿MissAnnaJavis继承了她的事业,在她的努力下,Philadelphia于1908年5月10日第一次庆祝了母亲节。每逢母亲节,做儿女的会送给自己的母亲节日贺卡、鲜花以及母亲们喜欢的精美礼物等,同时,在这一天做父亲的会领着子女们包揽家务,以便让做母亲的有个休息的机会。4. 父亲节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12、父亲节起源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当时在华盛顿州有一位名叫布鲁斯多德的人,她年幼丧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抚养成人。父亲的自我牺牲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她。长大后,她积极倡导父亲节,在1916年她的建议得到了WoodworkWilson总统的官方承认。按照习惯,父亲节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给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端到父亲的床头,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这一天,孩子们还向父亲赠送礼物,所送的一般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爱喝的酒。Step8.课堂延伸媒体和商业炒作的背后所谓的“洋节”之所以这么受到大家的喜爱甚至热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多的外来文化充斥着

13、我们的生活,文化多元化与我们的兼收并蓄使得西方“洋节”越来越被国人熟知和庆祝;其次,为了追逐经济上的利益,一些媒体和商家利用“洋节”做文章,加大宣传和渲染,使其成为“电影节”、“促销节”,以此来赚取更多的利润;再次,确实有一些中国人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片面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时尚,从而追随甚至热捧,以过洋节为荣。最后,我国相关文化宣传部门确实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不够,保护继承和弘扬欠缺,甚至一些年轻人已经渐渐淡忘了传统节日,对于其传说、意义以及内涵知之甚少,对其感觉渐渐淡漠。西方节日不断升温的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润。年轻人追求时尚,热衷外国节日,玩得开心就行,而商家正是发现并利用了这个相当庞大的消费群体,极力宣传包装。圣诞节、情人节等越来越受到商家的重视,因为在此期间,不仅消费者能在消费时有节日的美好感觉,多了一个相互问候的平台,商家也可以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西方节日就这样被炒作了起来,成为商家盈利的重要手段。Step9课后作业1、你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方面?你可以为发扬传统文化做哪些事?2、中学生该不该过情人节、圣诞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