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921924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专题2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沅江三中高二生物教案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主备人: 执行时间 总序 一、教学目标: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进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二、教学重点、难点: 对土样的选取和选择培养基的配制。对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 三、教学过程 执行教师 个性备课: 预习案 1、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农作物 _直接吸收利用,而是首先通过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为 ,这是因为细菌能合成 。 2、科学家能从热泉中把耐热细菌筛选出来是因为 这样也适用于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原理是 。 点评:生物适应一定环境,环境对生物具有选择作用。所以通过配制选

2、择培养基、控制培养条件等选择目的微生物。 3、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除此之外,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是测定微生物的方法。 公式:观察到的红细胞平均数观察到的细菌平均数红细胞含量细菌含量 4、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 。通过统计 ,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 的平板进行计数。 5、统计的菌落数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 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 来表示。 6、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 。 7、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3、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 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组。 二、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 、 、 和 等。 2、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距地表 cm的近 性土壤中,约 为细菌。 3、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 ,其目的是保证获得 的平板。细菌稀释度为 ,放线菌稀释度为 ,真菌稀释度为 。 4、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细菌一般在 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 培养57d,霉菌一般在 的温度下培养34d。 1 沅江三中高二生物教案 5、在菌落计数时,每隔 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 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 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点评:菌种中有些菌体

4、增殖快,有些菌体增值慢,所以培养时间要充足,使得每个菌体都能形成肉眼可观察到的菌落。 6、菌落的特征包括 等方面。 7、 实验过程 1)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 。 2)应在 旁称取土壤 g。将称好的土样倒入盛有 mL无菌水的 中,塞好棉塞。 3)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 旁进行。 4)实验时要对 作好标记。注明 等。 5)为了提高效率,在操作时更加有条不紊,应当 。 3结果分析与评价 1、对分离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还需要借助 的方法。 2、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成了 。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 ,PH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 变

5、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 3、在以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 ,说明该细菌能够 。 探究案 1在该培养基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的是 ,提供氮源的的是 ,琼脂的作用是 。 2该培养基对微生物 选择作用。如果具有,其选择机制是 。 3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的计算方法是 。 4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成功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 。 5第 位同学的结果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的操作是 。 6请设计本实验的对照实验组: 。 7根据图示27填写以下实验流程: 2 沅江三中高二生物教案 8土壤微生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

6、原因是什么? 9在研究未知微生物时务必规范操作,以防被 感染,实验后一定要洗手。 10测定饮水中大肠杆菌数量的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水用细菌过滤器过滤后,将滤膜放到 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呈现 ,通过记述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你认为在该实验中至少应取 个水样。 训练案 1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 A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04、MgS047H20、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04、MgS047H20、牛肉膏、蛋白

7、胨、琼脂、水; 62.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 ( ) 89A2.3410 B2.3410 C234 D23.4 6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 ) 由于土样不同 由于培养基污染 由于操作失误 没有设置对照 A B C D 4.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

8、焰旁称取土壤 5.下列关于从土壤中分离细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 土壤取样 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吸取12345670.1mL进行平板涂布 依次稀释至10、10、10、10、10、10、10稀释度 A B C D 6.下列关于测定土壤中细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37 A一般选用1010倍的稀液分别涂布 3 45 B测定放线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lO和10倍稀释 345 C测定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10和10倍稀释 17 D当第一次测量某种细菌的数量,可以将1010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到平板上培养 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

9、菌一般在3037的温度下培养12 d B放线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57 d C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 d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一般需要相同的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 8.下列操作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 3 沅江三中高二生物教案 土壤取样 称取土壤 稀释土壤溶液 涂布平板 微生物的培养 A B C D 9.下列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 )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人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10.土壤取样时最好选择哪种环境中的土壤做分离细菌的实

10、验 ( ) A街道旁 B花盆中 C农田中 D菜园里 四、教学反思 4 沅江三中高二生物教案 预习案 11 不能 氨和CO2 , 脲酶 。 12 热泉的高温条件淘汰了绝大多数微生物 ,原理是 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 13 是 稀释涂布平板法 。除此之外, 显微镜直接计数 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14 来源于 样品稀释液中一个活菌 。通过统计 平板上的菌落数 ,选择菌落数在 30300 的。 15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低 。只是 一个 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 菌落数 来表示。 16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

11、验结果的可信度。 17对照实验是指除了 被测试 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 相同 的实验。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对照组,未满足该条件的称为 实验 组。 方案1:其他同学用A同学的土样进行实验。 方案2:A同学以不接种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2实验设计 21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实验方案、材料用具、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22 土壤微生物主要分布在距地表38cm的近中性土壤中,约7080为细菌。 23 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采用不同的稀释度,其原因是不同微生物在土壤中含量不同,其目的是保证获得菌落数在30300之间、适于计数的平板。细菌稀释度为104、105、106,放线菌稀释度为103、104、105,真菌稀释度为102、103、104。 24 培养不同微生物往往需要不同培养温度。细菌一般在3037培养12d,放线菌一般在2528培养57d,霉菌一般在2528的温度下培养34d。 25在菌落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6菌落的特征包括 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