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92030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部分学校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

2、一定都是分子、原子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2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洗衣粉去除衣物上油污D用沐浴露洗澡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违背此理念的是()A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B家庭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C建筑工地安装降尘装置D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4如图所示,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加几滴氢氧化钡溶液后,在烧杯里的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变化是AC1-增多了,SO42-减少了BBa2+增多了,H+减少了CCl-增多了,H+减少了DH+减少了,SO4

3、2-减少了5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D饮用前加热煮沸62017 年年初,科学家利用显微镜针头手工“敲打”原子,首次成功合成能稳定存在 4 天之久的三角烯分子。三角烯(化学式为 C22H14)将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展现巨大应用潜力。下列关于三角烯的 说法错误的是( )A从类别上看:三角烯属于化合物B从变化上看:三角烯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从宏观上看:三角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1 个三角

4、烯分子由 22 个碳原子和 14 个氢原子构成7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像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相等质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8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磷元素的质量变化B在同质量的氯酸钾中(其中一份加少量二氧化锰)产生氧气的质量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个数的变化情况D水在通电情况下,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9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

5、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10随着人们对空气污染关注的程度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目前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C二氧化氮D一氧化碳1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12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

6、温室气体的排放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制取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甲_;(2)小然同学打算在常温下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她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 .(3)若用加热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较干燥的氧气,则可选用的制取装置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4)选用A装置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做怎样改动: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5)小兰同学打算让产生的氧气通过F装置,以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则氧气应从_ (填字母) 端管口进入。14某探究性活动中,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7、。(已知)(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反应结束后,甲、乙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的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以下问题:()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甲同学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3)丙同学从实验(2)的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丙同学从实验(2)的废液缸中取出废液,过滤,对滤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丙同学完成以下探究方案:探究目的探究步骤实验现象_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气泡证明滤液中一定有NaClB向实验A所得溶液中滴加_产生白色沉淀(探究结论)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碳酸钠和氯

8、化钠。15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G两种仪器的名称:A:_;G:_。(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_(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装药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移出水槽。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起_作用。(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d。(补

9、充实验)在收集到的氧气中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_。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16实验一:下图I是教材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二:实验中同学们闻到了刺激性气味,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中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

10、论:_;_;(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5)结合上述实验,实验室保存浓氨水等药品时,应该注意的是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硫酸铵(化学式为(NH4)2SO4)化肥中含氮20%,该肥料中所含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18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计算: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14 H-1(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_ (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3)3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_(4)多少千克尿素与7.9千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

11、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检验a中气体的方法是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是_。(2)如何鉴别我们使用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_?(3)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4)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填字母)A步骤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5)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_。(6)自来水厂用一种新型的消毒试剂高铁酸钠(Na2FeO4)进行消毒,高铁酸钠中钠、铁、氧三种元素质量

12、比是_(填最简整数比)(7)请计算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结果精确到01%,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但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氧化物,因为组成元素有可能是一种,也有可能是三种,这种说法错误;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是混合物,错误;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还有中子,正确;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了

13、化学变化,比如灯泡通电,错误。故选C。2、A【解析】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A正确。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B错误。C、用洗衣粉去除衣物上油污,属于乳化,C错误。D、用沐浴露洗澡,属于乳化,D错误。故选:A。3、D【解析】A. 城市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气燃烧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B. 家庭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便于合理处理垃圾和回收可利用的垃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选项正确;C. 建筑工地安装降尘装置,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D. 及时处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

14、导致污染环境,选项错误。故选D。4、A【解析】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溶液中的Ba2+和SO42-明显减少,而生成的盐酸可以电离得到氯离子和氢离子,所以溶液中Cl-明显增加,而H+几乎不变;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5、C【解析】A、用明矾可以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正确;B、可以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正确;C、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符合饮用水标准,例如含有汞离子、铅离子的水也是无色透明的,其中的汞离子、铅离子对人体有害。错误;D、饮用前加热煮沸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故选C。6、B【解析】A、从类别上看:三角烯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三角烯”完全燃烧除了生成水,还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从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