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92029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念母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念母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念母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念母亲》.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 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3、 揣摩重点词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教学重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教学难点: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刻体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提出学习目标1、激情导入: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每

2、个母亲都是世上最伟大的人,你们爱你们的母亲吗?你们知道失去母亲的滋味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2、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把课文读通读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默读课文,画出能体现出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的语句,并记录自己的体会。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小组内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在组内展示。2、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准备与小组里的同学讨论。3、与同学交流不懂的地方。4、我知道文章主要写: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

3、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5、我知道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二)学文悟情展示A、交流对亲生母亲的敬意和爱慕之情1. 小组自学,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B、互动交流,教师点拨:1、交流: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重点语句:生:“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苦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

4、师: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知道”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生;就是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师:是呀,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生: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生:我觉得还有一点,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到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指导朗读)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生: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

5、身边的情景。生: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师:这也许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师:“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出示资料:“我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

6、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段话。C、出示补充资料赋得永久的悔。这是留存在作者脑海中最深刻的记忆,因此,当母亲逝去时,作者内心又怎么能接受得了,你从哪句话读到了这种情感?指读,交流体会。D、小结;正如作者所说“世界上

7、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却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这也正能体现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三)创造性展示1、小组自由选读最喜欢的一段话。2、小组展示自己想象到的一位母亲着急等待儿子归来的情景与季羡林此时的心会想说的一些话。三、朗读全文,师生小结。四、拓展延伸,完善知识链接查找资料,搜集季羡林先生写的文章来读,并写一写体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1、启发导入。我多少爱,多少温暖,远在异国他乡的作者怀念的仅仅是亲生母亲吗?还有祖国母亲。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季羡林的怀念母亲。2、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8、理解课文内容。(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3)、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二、自主探究,展示学习成果(一)、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文中的几则日记,并交流一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二)、汇报交流。(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请有

9、感情地读读这句话。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有感情地朗读。3、出示第三句: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在你的想

10、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4、小结:从几则日记中我们真实地感到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这也正体现作者对祖国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爱慕之情。(三)、创造性展示1、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思念,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寻梦的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都有(见

11、课文),你能想象这篇文章的中间写了些什么吗?学生想象,再写一写。3学生交流习作片段,交流习作感受。三、拓展延伸,激发知识冲突1.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效果如何?(如摘录日记,摘录文章来表达思想感情等;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自己两位母亲,字里行间特别是真实地引用日记写出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忘的爱意。更能真真切切地看出季老先生对亲生母亲的一片孝心,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心。)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1.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4.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板书: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爱慕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