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91796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第五单元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下第 5单元 课题 第五单元复习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能准确区分字音和字形。理解词意,读准绿色通道里的字,积累词汇。 2.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复习重点辨清形近字、多音字,能够正确地读写,并能正确使用。复习难点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复习准备自主复习表课 题找找:我会读错的字(包括多音字)找找:我会写错的字想想:我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识字5识字6识字7识字8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谈话。1.出示谜语。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甜糖好过冬。(打一昆虫

2、)猜猜看,这是什么呢?对了,是小蜜蜂。2.创设情境。我们就是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嗡嗡嗡,飞到西,正在忙碌地采蜜呢,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采的花蜜最多,谁就能获得“勤劳小蜜蜂”的称号。【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饶有兴趣地完成对旧知的温故。】二、挑战过关,复习巩固旧知并且总结方法:(一)第一关我会读1.明确过关要求。小蜜蜂,你能正确、流利地读准这些字的读音吗?快来试一试吧!2.出示本单元的词语。夏天 台风 雷雨 梅子 西瓜 青蛙 荷花 知了 葵花 茉莉 繁星 奶奶 小丁丁 蒲扇 牵牛 织女 北斗星 萤火虫 群众 一条 黄土 变成 单丝 森林

3、 独木 清洁 请坐 晴天 事情 眼睛 捉蚊虫 蜻蜓(1)小组间互相读一读,可以每人读一个,也可以每人读一行。有错误的地方小组间互相纠正。(2)小组内将特别容易错的字总结下来。(3)全班交流。 哪几个字你总是记不住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二)第二关我会写 1.祝贺大家顺利通过第一关,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关,下面这些看拼音写词语你都能准确写出吗?加油哦!出示:看拼音,写汉字。mi hu qng w xi tin li shng( ) ( ) ( ) ( ) ni ni zh b bin chng rn qn( ) ( ) ( ) ( ) sh qing yn jing zhu chng din f

4、ng shn ( ) ( ) ( ) ( )(1)生书写词语。(2)出示正确的字词,小组间互相校对、订正。找出错误率最高的词语。(3)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错?(夏、雷、变、群、事、睛)你觉得哪些字的笔顺最容易写错?(梅 奶 成 )指名交流书空、一起书空。(4)复习偏旁。在这个单元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偏旁,出示:雨 户 羊 戈你能说出这些偏旁的名字吗?组内交流全班交流(5)教师小结: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读准字的读音,还要做到正确书写。【设计意图:通过读一读,写一写,引导孩子们巩固了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复习了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词,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课中操:小蜜蜂(三)第三关我会辨小蜜

5、蜂,你们真棒,采到了这么多的花蜜,但也要会仔细分辨哦!1.出示:分辨形近字台抬 梅海 河荷 奶极群洋 坐座 了子 斗头人从众 木林森请情青清睛蜻晴丁盯灯叮钉(1)小组交流自己区别方法。(2)分别给这些字组词,组员比赛,说的越多越好。(3)集体交流(重点交流最后两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识别方法。(板书:根据意思定偏旁)2.出示:分辨多音字了le ( )( ) 斗du( )( )lio( )( ) du( )( )(1)指名组词。(2)说说你是怎么区别读音的,看谁的方法最妙。(板书:根据字义定读音)【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境中,训练学生辨别字音和字形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字。】三、查漏补缺(一)选择

6、填空。 le lio1.我吃饱了( )。2.你真是太了( )不起了。请 情 青 清 睛 蜻 晴1.( )蛙是人类的好朋友。2.小山羊( )好朋友来家里作客。3.今天真是一个大( )天。4.( )蜓在河面上点水。5.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 )。6.河水真是( )澈见底!7.这件事( )对我来说很重要。【设计意图: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进行多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运用,举一反三,牢固掌握。】四、综合运用1.扩词雷( )( )( )( ) 牵( )( )( )( )变( )( )( )( ) 众( )( )( )( )2.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台风 一( )雷雨 一( )荷花一( )竹椅 一( )眼睛 一(

7、 )事情3.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台风 ( )的荷花 ( )的眼睛( )的萤火虫 ( )的爷爷 ( )的夏天【设计意图:在系统复习本单元词语后,进行综合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活用”词语的意识,不断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五、顺延激情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你们都是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中尽情地采集花蜜,你们真棒!老师期待你们下节课有更出色的表现。 一下第 5单元 课题 第五单元复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课型:复习课 复习目标1.背出第五单元中的韵文和儿歌。2.知道每篇韵文的主题,积累词语,并能适当运用。3.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复习重点如何让学生把

8、握韵文的主题,将学到的词语灵活运用。复习难点了解会意字、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复习准备自主复习表课 题背背:再次背诵课文,你能得几颗星?找找:1描写夏天的成语。2.关于团结作用的的谚语。想想:我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识字5识字6识字7识字8教 学 过 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上节课,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勤劳小蜜蜂”的称号,作为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我们可不能偷懒,要再接再厉,接受更大的挑战!二、过关斩将(一)第一关:寻找夏天篇1.背诵韵文。小朋友们,夏天的景色格外迷人,还记得识字5的韵文吗?指名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价)。夏天的夜晚更是别有特色,谁来背

9、一下识字6的韵文呢?指名背(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评价)。2.随堂练习。夏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你能完成这样的挑战吗?(1)填一填。夏天来了,( )风大,( )雨多。( ) ( )和( ) ( )都成熟了。( )花和( )花都开了。夏天的夜晚,天上的星星真多呀,有( )、( )、( )(2)说一说。夏天的植物:葵花、茉莉、荷花、凤仙花、月季夏天的水果:桃子、梅子、西瓜、草莓、荔枝夏天的小动物:蝈蝈、青蛙、知了、萤火虫天上的星星:牵牛星、织女星(3)成语补充。你知道关于夏天的成语吗?老师送你们几个,快来记一记吧!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汗如雨下 满头大汗 绿树成阴【设计意图:本环节主题是“夏”, 这个环

10、节实现了由单纯的记忆到词语运用,再到成语拓展,可谓层层递进,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化零为整,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很好地渗透了审美教育。】(二)第二关:祖国文字篇(复习识字7)1.背诵韵文。我们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你能背一背识字7的儿歌吗?指名背诵,齐背。2.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吗?(晶、鑫、品、昌等)3.听故事: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大概):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条死去的大青虫,去搬,搬不动。又来了一只,也搬不动。后来,又来了三只、四只最后,一大群蚂蚁终于把比它们体积大上千倍的大青虫搬回洞里。 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你能来说一说吗?5.交

11、流关于团结力量大的谚语:补充出示: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复习识字8)1.背诵韵文。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真的是博大精深,同一个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会变成完全不同的新字。齐背识字8词语和儿歌。2.随堂训练。识字8教给了我们一个识字的好方法,在熟字上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可以组成不同的汉字,像这样的形声字还真不少。出示形声字组成的词语:包子 水泡 饱满 跑步 怀抱肚皮 披风 疲劳 山坡 破坏 少年 沙子 吵闹 炒菜 抄写 (1)小朋友你们先自己读一读,想想每个字的意思。(2)讨论:它们分别用哪个字作基础字,与不同的部首组合而成?(3)你们也想试一试吗?学生交流。(三

12、)第三关:实践运用篇1.说一说:出示练习五“读读背背”的图片,你想到了哪些成语?这些成语都是和什么有关的呢?2.背一背。3.问一问:你还知道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呢?教师补充:博学多才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学以致用4.教师小结: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你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的知识就会更加牢固,就像我们现在的复习,就是 “温故知新”。5. 把儿歌填写完整,读一读,说一说。 伞花 一把把伞, 一朵朵花, ( )( )( )怕( )( ),( )( )( )怕( )( ),( )( )涌( )校园,校园( )满鲜( )。(1)“花儿”指什么? “风雨”指什么?(2)读了小诗,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感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构字特点,为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奠基。】三、查漏补缺1. 成语填空。循序渐( ) ( )积( )累 温( )( )新 火眼金( )2.照样子,写词语。亮晶晶 _ _ _雪白雪白 _ _ _四、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