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917406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装修色彩技巧.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宅装修色彩技巧 根据您的职业特点作出选择。 不同颜色进入人的眼帘,刺激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热、深、浅、明、暗的感觉,产生安静、兴奋、紧张、轻松的情绪效应。利用这种情绪效应调节“兴奋灶”,可以减少或消除职业性疲劳。例如您从事的是高温炉火工或露天烈日曝晒的作业,住宅色彩最好选择绿色或蓝色,使您的视神经从“热”感觉过渡到“冷”视野。假如您是在五彩灯交烁的歌舞厅或商品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工作,那么您的居室以中性白色为宜,能使您兴奋的心态很快“冷凝”。根据房屋面积和家具状况作出选择。一般小型化结构的住宅以单色为宜,采用较明亮的色彩,如浅黄、奶黄,以增加住宅的开阔感,利用住宅色彩衬托您的家具使住宅或显朴

2、素大方或显庄重高雅。根据住宅周围环境进行选择。如果您的住宅周围建筑物有红砖墙或红色涂料墙的光线反射,您的住宅色彩就不宜用绿或蓝色,而宜用奶黄色。如果窗外有大片树木、绿地的绿色光线反射,墙面也宜用浅黄或米黄色。用色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三原色 不能用其它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叫原色。用原色却可以混出其它色彩!(不是全部)。原色包含两个系统:光的三原色和和色料或颜料的三原色! 色的三原色:朱红光,翠绿光,蓝紫光。 色料的三原色:紫红,柠檬黄,天蓝!在左图上,大圆表示色料的三原色:即C,M,Y,(再加黑色K)。 两色叠加后是光的三原色:R,G,B。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和色相,纯度构成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世界

3、千差万别,不过大致可以分为无彩色-指黑,白,灰那样没有纯度的色!和有彩色-指象红橙黄绿蓝紫色等!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是全部色彩都具有的属性,最适合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象我们画的素描,黑白照等!白色的颜料是反射率较高的物体,在其他颜料中加入白色,可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颜料则相反!色相是色彩的相貌,即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不同的波长给人不同的色彩感受!红、橙、黄、绿、蓝、紫色没个字代表一个具体的色相!注意:色相是由波长决定的,所以比如粉红色,暗红色,灰红色是同一色相(都是红色相)只是彼此明度和纯度不同而已! 色相可以分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纯度指色彩的纯

4、净程度!也可以说色相感觉明确及鲜灰的程度! 2.光谱中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光都是最纯的高纯度的光! 色料中红色是纯度最高的色相!,橙黄紫等是纯度高的色相,蓝绿色是纯度最低的色相!任何一个色彩家白,黑,灰都会降低它的纯度!越多就越低!眼睛在正常光线下对红色光波感觉最敏,因此红色的纯度显得特别高! 对绿色相对弱,因此绿色的纯度就低! 1.颜色是因为光的折射而产生的。 2.红,黄,蓝是三原色,其它的色彩都可以用这三种色彩调和而成。网页html语言中的色彩表达即是用这三种颜色的数值表示例如:红色是color (255,0,0)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为(FF0000)白色为(FFFFFF), 我们经常

5、看到的“bgColor=#FFFFFF”就是指背景色为白色。 3.颜色分非彩色和彩色两类。非彩色是指黑,白,灰系统色。彩色是指除了非彩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4.任何色彩都有饱和度和透明度的属性,属性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色相,所以至少可以制作几百万种色彩。 “Adidas”网站 (黑色为主,加浅褐和淡蓝, 强调运动着的凝重与飘逸) 网页制作用彩色还是非彩色好呢?根据专业的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彩色的记忆效果是黑白的3.5倍。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彩色页面较完全黑白页面更加吸引人。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要考虑主页底色(背景色)的深、浅,这里借用摄影中的一个术语,就是“高调”和“低调”。底色浅的称为高调;底色

6、深的称为低调。底色深,文字的颜色就要浅,以深色的背景衬托浅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反之,底色淡的,文字的颜色就要深些,以浅色的背景衬托深色的内容(文字或图片)。 这种深浅的变化在色彩学中称为“明度变化”。有些主页,底色是黑的,但文字也选用了较深的色彩,由于色彩的明度比较接近,读者在阅览时,眼睛就会感觉很吃力,影响了阅读效果。当然,色彩的明度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屏幕上的亮度反差太强,同样也会使读者的眼睛受不了。 Re:室内色彩的搭配技巧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 心理学家对此曾做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搏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

7、,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搏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 不少色彩理论中都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量双的感觉。颜料也是

8、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卧 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又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 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

9、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除去寒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以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一般来说,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3.在色彩三属性中以色相差异为主形成的对比称为色相对比。 明度对比 在色彩三属性中以明度的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明度对比。明度高的会显得明亮,明度低的会显得更暗。例如同一明度的色彩,在白底上会显得暗,而在黑色背景上却显得更亮

10、。 纯度对比 在色彩三属性中以纯度差异形成的对比称为纯度对比。同一纯度的颜色,在几乎等明度、等色相而纯度不同的两种颜色背景上时,在纯度低的背景色上的会显得鲜艳一些,而在纯度高的背景色上会显得灰浊。 以上对比在实际应用中单独存在的情况比较少,往往是两种或者更多种对比同时存在,只是主次强弱不同而已。同时对比 结果使相邻之色改变原来的性质,都带有相邻色的补色光。 例如: 同一灰色在黑底上发亮,在白底上变深。 同一黑色在红底上呈绿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绿底上呈红灰味,在紫底上呈黄灰味,在黄底上呈紫灰味。 同一灰色在红、橙、黄、绿、青、紫底上都稍带有背景色的补色味红与紫并置,红倾向于橙,紫倾向于蓝。

11、相邻之色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方向红与绿并置,红更觉其红,绿更觉其绿。 色彩同时对比,在交界处更为明显,这种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现将色彩同时对比的规律归纳如下: 1、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灰色与艳色并置,艳者更艳灰者更灰;冷色与暖色并置,冷者更冷、暖者更暖。2、不同色相相邻时,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3、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加。4、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以相邻交界之处即边缘部分最为明显。5、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目 强化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1)提高对比色

12、彩的纯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2)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3)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 (1)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 (2)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 (3)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 (4)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建立面积平衡关系。 例如:橙色底上配青灰能强化同时对比作用;而橙色底上配黄灰就能抑制同时对比作用。 伊顿在色彩艺术中指出:“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说明了人类的眼睛只有在互补关系建立时,才会满足或处于平衡。”“视觉残像的现象和同时性的效果,两者都表明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生理上的事实,即视力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对任何特定的

13、色彩进行平衡,如果这种补色没有出现,视力还会自动地产生这种补色。”“互补色的规则是色彩和谐布局的基础,因为遵守这种规则便会在视觉中建立精确的平衡。”伊顿提出的“补色平衡理论”揭示了一条色彩构成的基本规律,对色彩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色彩构成过分暖昧而缺少生气时,那么互补色的选择是十分有效的配色方法,无论是舞台环境色彩对人物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还是商品广告及陈列等等,巧妙地运用互补色构成,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补色平衡理论”在医疗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根据视觉色彩互补平衡的原理,医院手术室、手术台、外科医生护士的衣服一般都采用绿色,这不仅因为绿色是中性的温和之色,更重要的是

14、绿色能减轻外科医生因手术中长时间受到鲜红血液的刺激引起的视觉疲劳,避免发生视觉残像而影响手术正常进行。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色彩具有前进、后退感是色彩设计者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生理学上讲,人眼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精密和灵敏的,但是它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对于波长微小的差异就无法正确调节。眼睛在同一距离观察不同波长的色彩时,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则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因此暖色好像在前进,冷色好像在后退。 色彩的前进、后退感除与波长有关,还与色彩对比的知觉度有关,凡对比度强的色彩具有前进感,对比度弱的色彩具有后退感;膨胀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收缩的色彩具有后退感;明快的色彩具有前进感,暧昧的色彩具有后退感;高纯度之色具有前进感,低纯度之色具有后退感。色彩的前进、后退感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绘画中常被用来加强画面空间层次,如画面背景或天空退远可选择冷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减弱;为了使前景或主体突出应选择暖色,色彩对比度也应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