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915306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相》教学设计沈光翼.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相教学设计课 题蜀相课 型公开课备课教师沈光翼 学科语文课 时 1课时设计理念课标对高中阶段就选修教材诗歌方面的学习要求是: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在阅读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运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创作。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掌握,更要求我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加

2、强关注,从而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分析蜀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自主赏析模块的第三首诗歌。本单元为古代诗歌鉴赏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为掌握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杜甫避难成都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

3、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佳篇章。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品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借景抒情、反衬等表现手法,让学生掌握高考“炼字”题

4、的答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分析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情感和作品的深层意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杜甫对“蜀相”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方法诵读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 引导教授法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教师演唱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师:在三国这段历史的长河里,逝去了很多英雄人物,其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亮大家应该非常熟悉,每逢国家动荡之

5、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杜甫为何在诸葛祠前感怀挚深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蜀相里一探究竟。让学生用一分钟的时间写下对杜甫的印象1、 引起学生的兴趣2、 学生活动主要是为了回顾之前杜甫的形象,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诵读寻觅,初探诗情】1、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字音、节奏指导。(七言律诗的节奏:2212、2221)2、请学生作诵读展示,师生评价。(注意情感评价方面,讨论此诗情感基调哀婉、感伤,再引导学生诵读时整体上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3、教师配乐示范朗读4、学生集体诵读。5、整体感知诗歌情感。(引

6、导学生从题目、咏史诗的抒情惯例入手) (1)提问:从诗题“蜀相”中你得出什么隐含信息?(2)思考:从诗歌最后一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中你读出了什么情感?(抓关键词“泪”) 师生互动,教师点拨,学生做好相关笔记。自主探究读诗就要读出诗中“空白”,读出诗人的情感主调来。初步感受诗歌情感,为进一步赏析诗歌打下基础引导学生掌握从诗歌题目和抓关键词切入诗歌的方法三、内容探究【知人论世, 寻获诗心】1、诗中哪些诗句写了诸葛亮,都写了什么事情?2、诗人写诸葛亮的意图是什么?要抒发什么情感?(引导学生从写作背景文中注释部分创作时间入手分析,教师补充)3、“英雄” 指什么样的人?包括作者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

7、使英雄泪满襟”?4、诗歌的颈、尾联该怎样读?(教师范读指导)【涵咏字词,品味诗韵】1、思考讨论:“丞相祠堂何处在?锦官城外树阴阴。”修改过的句子好不好?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教师拓展如:京剧里的“趟马”动作的暗示性,词句“日晚倦梳头”)2、讨论:本诗的首联应该怎样读?3、思考讨论:颔联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以意逆志,教师情景示范,拓展延伸相关诗词,如“花自飘零水自流”)4、讨论:本诗的颔联应该怎样读?5、思考讨论:能否将诗题改成“诸葛祠”?6、思考讨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7、学生再次齐声诵读全诗小组合作探究后展示成果 合作探究 学生找出关键词分析

8、 探讨诵读方法 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和映阶碧草自春色类似的诗词来加以体会学生在写下杜甫印象的本子上作补充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抓关键词、情景表演(鸟鸣声、演唱、表演)等多角度赏析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以意逆志”的方法。探讨诵读方法是为了学生能自主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补充杜甫印象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更深入了解诗人此环节是再一次感受“英雄”的高尚情操四、课堂小结 当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唐王朝,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之际,一心系念国家的诗人杜甫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位如诸葛亮一样的贤相再现于乱世,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杜甫赞叹和凭吊他的历史功绩,这既切合他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同时也暗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的郁闷和隐痛。杜甫在这里以被称为“千古第一贤相”的政治家诸葛亮自况,抒发自己虽为黎民但心忧天下的仁人之心。在这里,我们用诵读表达了对杜甫情怀的赞美,接下来老师将用品诗的另一种方式(吟唱)来再次表达对蜀相诸葛亮和诗人杜甫的崇敬、赞美之情。学生结合关于对诸葛亮和杜甫赞美的诗词句聆听教师的吟唱五、布置作业 以“杜甫,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文字,字数300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