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914570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工作汇报材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行走在经典诵读的路上 锦钊小学诵读经典阶段性工作总结群山环绕,绿树掩映。在大山脚下,有一座美丽的校园,那就是我们的学校安定区锦钊小学。和所有乡下学校一样,教学条件落后,在校生生源层次不齐。一些中高年级从其他小学合并来的学生,甚至连低年级的知识水平都没有。曾今,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生沉没于题海,学得很痛苦,成绩仍然远远落后于兄弟学校。关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更成了空谈。面对困境,我们学校领导、教师,做好破釜沉舟的准备,行“诵经典”之路,来改变学生、改变教师、改变我们的学校。2006年,根据中央教科所十一五教育教研课题申报的文件精神,学校正式申报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

2、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子课题“经典诵读与作文教学”。从此,我校拉开了“诵读千古美文,营造书香校园”的序幕。走进我们的校门,一幅以孔子画像为背景、于丹之语“道不远人,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为主题的巨幅画卷映入眼帘。也许,此语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艰深,但我们学校没有让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而落实在了行动上;没有仅仅局限于该语的理解,而放目于古今中外所有经典文化上。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诵读氛围。为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化的传承,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精心布置校园,注重墙体文化、橱窗文化、班级文化、队室文化的建设和打造。以“春”、“夏”、“ 秋”“ 冬”、“ 梅”、“ 兰”、“ 竹”

3、、“ 菊”、“ 风”、“ 花”、“ 雪”、“ 月”为主题和以“三字经”、“弟子规”等古代圣贤之礼为内容的锦钊小学经典诵读文化墙,使校园充满古风古韵,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诵读氛围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倾力编辑校本课程,科学安排诵读内容。自从2006年立题以来,我校就着手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编写,由教导处牵头,酷爱诗词的语文教研组长王巧玲老师带领语文教研组老师辛苦采编,编成了锦钊小学经典诵读读本。经过实践后,进一步对诵读读本进行了修改完善,保存了春江花月夜、琵琶行这样的经典巨制外,并将由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全国著名小语专家薛瑞萍老师主编的日有所诵确立为经典诵

4、读读本。因为该书更具经典性,被选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儿童心性的、经典的诗性文本。除了儿歌、童谣、童诗、中外词曲、晨读対韵外,还精选了论语、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儿童记诵和接受的章节。为了便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将日有所诵这套更加科学,内容更加丰富的教材纳入学校经典诵读。1-6年级,每学年一册。5-6年级段,将春江花月夜、琵琶行等长篇古诗分节补充。多项举措保证诵读效果。为了保证学生诵读、教师指导和师生共读,学校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前侯课、两操集会等时间开展活动。诵读活动班班有特色: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完成规定吟诵篇目的习惯;四年级学生在“星星级、月亮级、太阳级”读书等级的激

5、励下争先恐后地比赛读书;五、六年级的读书课开展得更是有声有色,组织学生办我读书,我快乐、读千古美文,做阳光少年的手抄小报,布置诵读墙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黑板、每一篇习作,都充满经典韵味,溢出诗香。制订管理措施,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为促进经典诵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由教导处、教研组为主载体的活动小组,制订了经典诵读 “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评选标准,定期对各班的诵读活动情况予以督促、检查、评估,并列入班主任年度考核。此外每学期还举行两次全校性的诵读活动,对荣获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班级的个人或集体,颁发证书,张榜公布。每学年,我校都有多名教师和学生被评为书香教师和书香学生,

6、4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特色鼓人心,诵读结硕果。低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童音稚嫩,圣仪明行;中年级学生诵读飞鸟集(印度泰戈尔),初识人生之意,懵懂成长;高年级学生诵读琵琶行、论语,徜徉于经典母语的河流,润言泽行。经典诵读活动,为每个孩子提供了健康美好的母语营养,构筑了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2010年5月,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总结结题,为我们扬起了远航的风帆。举步前行,任重道远。在经典诵读的路上,我们起程了。远处,风景独好!但前行之路,坎坷崎岖。诵读成果呈现形式单一,只是简单吟诵,不能形成将音乐、舞蹈有机融为一体的完美艺术形式。诵读只停留在背诵的表层,没有内化到学生德行的深处。学生习作引经据典不够娴熟自如。生活中,学生未以圣人古训约束自我。家长文化素养低,不能督导孩子,更不能与孩子共读。教师在狭窄的时、空间夹缝里孤军奋战。语文教师工作繁重,很少有时间、精力读书研修,很难进一步将经典诗文诵读提升到新的高度。师资不均衡,部分语文教师课堂低效,很难科学处理课堂教学与经典诗文诵读的关系,经典诵读得不到他们的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