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91312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对体罚学生的浅识 我国的古代教育也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学生的方式常有发罚站.罚跪.打手心.头顶水等等。当时人们还把体罚学生说是:“严师出徒”的美名,说是关爱学生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学生好,让学生学业有成。所以人们并没有视重体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废除了体罚,可是有些教师还是受封建社会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体罚学生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我还是学生时,记得也常有老师体罚学生,虽然没有罚跪、头顶水的方式,但罚站、揪耳朵、罚冲洗厕所是常见的。比如老师提问题,指名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要学生站着不准坐下。又比如有学生在课堂上捣乱,老师就揪他的耳朵拉上讲台边罚站,

2、或者拉到教室外罚站,或罚学生用课间时间冲洗厕所等等。当我也为人师时,我也受到我的老师体罚学生的影响,还自认为学到了老师的好招数,有时也罚站学生,我也认为惩罚学生也是为了学生好,让学生改掉坏毛病。有时候罚学生打扫教室,认为这些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会有什么事的。虽然看到学生翘起嘴巴十分不愿意的样子,但是我不去理会受罚学生的心情如何。当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我知道了,我国已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等等。还知道了教师侵犯青少年学生的人身权利,体罚或公然侮辱学生应

3、受到的处罚,如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还看了许多关于教师体罚学生受到法律处罚的事例。这样我终于认识到了体罚学生严重性,知道了体罚学生可能会让你从一位受社会尊重的人民教师变成被人民唾弃的人。我对体罚学生有所认识以后,我不再体罚学生了,比如罚站、罚扫教室、罚抄写生字等。可是我又想说说学生应该没事吧!嘴巴讲讲又没有什么证据说明我体罚学生。然后有时对学生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后来我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道教师不但不准体罚学生,而且不准讽刺、挖苦、歧视学生,就是不得“心罚”学生。对于“体罚”我是有所认识的,千万不要体罚学生,那是违法的。对于“心罚”我想对于学生心里伤害又不外显

4、,看不见摸不着,无痕无迹,没有证据说明我体罚学生。所以有时对捣乱的学生还是忍不住说一些伤学生的心的话来。有一次,我正上课,我班上有一位女生总是伏在桌子上,我提醒三次她都不动。我生气了,就大声地指名道姓地说:“某某!你今天没带耳朵来吗?你是聋子还是哑了!”全班学生都向她看去,只见她慢慢坐直身子,脸红红的,嘴巴鼓鼓的,看起来又气又恨的样子。过了几天,这位女生见到我没有象往常那样向我问好,我看她很忧郁。又过了几天我也被人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了我的心,当时每一句话就像抹上了毒液的利剑直刺进我的心脏,心痛得气都喘不上来了,我又气又烦,坐立不安,饮食无味,晚上休息还做恶梦,恶梦醒来就不能再入睡,白天也无法

5、专心工作。甚至想到离开人间。就在我痛苦难熬之时,我顿悟到了我对那位女学生讲的那些话,她也一定很伤心痛苦。想到这里我立即到教室向那位女生道歉,并问她为什么那天伏桌子,她说因为那天头晕又想吐,没有力气才伏在桌子上。听到她的话后,我感到很内疚。学生病了,我没有去关心她还恶语伤害,真是不应该呀。我向那位女生道歉后,我见她的脸上又露出了天真烂漫的笑容。学习上比以前更加努力了。我的心终于轻松了。曾被伤害过的心也不再感到痛苦。我想如果没有别人来伤我的心,不知道我还会伤多少学生的心呢!受了伤,我才体会到我去伤学生的心时学生的心里感受。从那以后,我知道了怎样去关爱学生,懂得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

6、理健康,做学生的朋友。比如再有学生伏着桌子我就这样说:“某某同学,你生病了吗?要不要去医院?”如果有学生上课走神,我就会说:“某某同学,你有什么心事吗?需要老师帮忙吗?”我会温情地给学生传去我关爱的信息。学生们对我没有了恨意和反感而是对我有感激之情。学生很快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师生心情都舒畅,师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共同学习。我看到了学生们幸福、欢乐的样子,我也从中收获了快乐。这样工作不再感到是压力,而是乐趣。通过学习和亲身体验,我认识到了,教师不但不能体罚学生,更不能“心罚”学生。语言伤害有时比罚站、罚扫教室还要严重得多。“心罚”就像一支隐形的毒箭。对于旁人也许是无痕迹的,对于中箭者也许一生一世都是难治愈的创伤,成为永不会愈合的伤口。也许因为一句伤学生的心的话语,会断送活泼的生命,也许会扼杀一位未来的科学家、国家的栋梁所以我希望所有的为人师者,千万别体罚学生,千万别用难听的言语讽刺挖苦学生不要“心罚”学生。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