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的特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90423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心散文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冰心散文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心散文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心散文的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提到冰心,我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用爱的真情,美的笔触讴歌大自然、母爱与童心,以及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女性。她以柔美细腻的笔调,“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哀愁”的色彩,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丽的语言,营造出属于她独有的艺术之厦。冰心的散文,哀婉凄清、温情脉脉,富于哲理和抒情韵味,清丽典雅、隽永精致。一、景、心互动,情字见长冰心散文主情,以抒情见长。在她的文字中,有相称一部分是对片段的情思,以及那些晶莹美丽的回忆的抒写。由于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 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诚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 “埋存”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在她感情的天地里,

2、没有大海的壮阔,也没有长江的奔涌。那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那是地心流 出的清泉,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在抒情的章法上,冰心有自己的风格。她善于在绵绵密 密的抒情里,轻巧地插入场景的描绘,人物的刻画或哲理的思考,使文章一波三折,摇曳多姿。例如在她的初期散文笑1中,作者勾勒了三个场景、三个笑 容,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论述中,体现了自己对“爱的调和”的抱负生活的向往之情。她还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动人力。在往事之七1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

3、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 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妈妈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妈妈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种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妈妈呵!你是荷叶,我

4、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飘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 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 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乱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 中,一种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静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

5、,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 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动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妈妈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错在一起,寄托着作 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二、以景拟人,渗入生命真谛冰心的另某些作品,总是在景物描写中体现出某种哲理来。例如往事(一)之十四1是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作者在描述心目中的海的女神时,或用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来形容海上云霞的明媚和风雨的阴沉。或用夸饰以女神曳着白衣蓝裳,头插新月的梳子,挂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翔,来描绘海的美丽。 尚有

6、的觉得:“海太大了,我太小了。”全篇既把海景的变幻渲染得溢彩流霞,又点出海的神秘、有容、虚怀、广博。冰心从海的女神的轻柔的潇洒的丰姿中,悟出 人生的抱负境界:像海那样温柔而沉静,像海那样超绝而威严,像海那样既广博精深,又虚怀若谷。这些特点启迪人们对人生真谛的思考,文章的思想内涵也得到升 华。又如冰心在晚年的力作霞2中写到:“但我直到几十年后来,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灿多彩的。一种生命会到了“只是近傍晚 ”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这些文字全是诗情的迸发,全是警句,全都发出智慧和哲理之光!郁达夫曾评论说:“旨在言外,文必己出,

7、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女士文章的极致。”在往事(二)之一3这篇散文中,冰心写到:“生命何其实在?又何其飘忽?她如迎面吹来的朔风,扑到脸上时,明明觉得砭骨劲寒;她又匆匆吹过,飒飒的散到树林子里,到天空中,渺无来因去果,纵骑着快马,也无处追寻。“点缀完了,自己看着,似乎起了感慨,人生经得起追写几次的往事?生命刻刻消磨于把笔之顷”这篇文章的艺术韵味鲜明而动人。全文沉浸于淡淡的哀愁之中,宛如流水般的思路导引读者进入静思默想的境界。在由景而引起的感触中,令人体味到作者纤细 而敏感的内心。郁郁傍晚,本已带着沉寂之感;雪中送友,平添了感伤情调;大雪掩迹,更把“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惆怅之情加深了

8、一步;东坡诗句,则使深沉的人生感慨扩大化了。全文动人的低回的情感抒发,在作者构筑的冥想世界中变得如歌如泣,哀婉凄清。在文字中,既有乡思乡愁,也微露人生的悲凉感,但同步也透露着渴求进取,把握时间和生命的积极意义。冰心真正做到了“哀而不伤,动中法度”。三、语句“清丽”而“典雅”“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冰心创作风格如此异常鲜明,也得益于她的语言功底。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 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取融化,注入到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

9、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斐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 白话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本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浮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 并非文白相加,而是通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互相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即凝练明快 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 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夸奖,以致把后来的既体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例

10、如寄小读者之通讯四3这样描写江南水乡:“一簇一簇的茂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清波,树枝低亚。当儿村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这一段文字,宛如一幅飞红点翠的图画。它用纯正的北方口语娓娓写来,又借鉴古典文学中炼字炼句的长处,精选词汇,多用对偶,在清丽之中,又具典雅之美,显示了提炼口语而又熔化古文的妙用。又如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五3中,在写旅行中与海结缘时,她写道:“枕上听见鸥鸣和潮响,用饭的时候,也仿佛在啖咽着蔚蓝的水光。”饮食起居与海相伴的情形逼真地体现出来了。在描写异域的水光天色时,她又信手拈来国内古诗句“水如碧玉山如黛”、“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1、,贴切而自然,简洁而生动。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克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她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3中,幽幽思路,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体现,写傍晚的“郁郁”,雪铺的“绒 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因雪而生抑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乎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畅通,秀丽可人。冰心的语言温琬、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3中,作者写到:“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 凝注着短床相接,洁白的枕

12、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此类温琬、雅致的论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 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冰心的语言清新柔美,婀娜多姿,在樱花赞4中得到了充足的体现。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觉仿佛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又令你宛如徜徉樱花丛中:“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由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几句简洁、精确的描写便赋予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

13、一体。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仿佛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生的太阳迈进!”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律动的艺术发明,同步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有人曾将她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始终延续在冰心现代散文名篇中。 如樱花赞、小桔灯5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特

14、色,同步又一改“微带着哀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 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例如在再寄小读者之通讯二3中,作者写到:“在这篇通讯里,我给你们简介一幅极动人的图 画”,“看!画的左上角,是人民大会堂,门前只停着一辆轿车,司机站在车边等着,是夜深人静了啊。”总理“关怀着每一种人辛苦工作,却没有想到自 己的日夜辛苦。总理是多么伟大啊!”等等无不使人体会到作家的崇拜、喜悦的心情,使作品布满了健康、乐观、开朗的新时代气息。前人曾这样评价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发展是最易成功的。”的确,冰心以她的丰姿绰约、轻倩灵动的彩笔,抒写了一曲曲爱的歌、情的歌,那疏朗的笔致,丰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我们曾经长期地希冀散文园圃中浮现更多的美文。它们带来的不仅有思想上的启迪,心灵上的净化,也有美感上的享有;它们能经历时空变化和岁月冲刷,仍然 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可如今的某些散文无病呻吟、小女人般的矫情造作或玩文字游戏,让读者不知所云。像冰心这样特色的散文似乎已寥若晨星,甚至是可遇而不 可求了。重温冰心的散文,对我们的散文写作,甚至其他文学体裁的写作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