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490363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第1节土壤里的小动物(课时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2)了解蚯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提高实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二、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2、教学难点: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三、实验材料准备 活蚯蚓、解剖盘、镊子、玻璃棒、硬纸板、光滑玻璃板、毛糙玻璃板、盛有水的小烧杯、滴管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土壤里的小动物,今天有一位土壤小客人来到我们

2、的课堂上,你能猜出它是谁吗?蚯蚓还有个神气的别称你们知道?关于地龙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同学们知道吗?(投影小故事)蚯蚓真厉害啊,今天蚯蚓有许多的问题要考考大家,同学们你们做好挑战的准备了吗?学生猜谜,讲故事听故事,置身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蚯蚓有问题活动:蚯蚓有问题问题1:知道我的生活环境吗?展示蚯蚓生活环境图,教师引导,你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采集的?这些环境的土壤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阴暗、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问题2: 知道我的生活习性吗?出示蚯蚓生活图,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蚯蚓一般什么出来?爱吃什么?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问题3:知道我们为什么能生活在土壤里吗

3、?师:我们知道,鱼生活在水中,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鸟生活在空中,有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蚯蚓生活在土壤里,又有哪些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呢?回忆采集时的情况思考回答思考尝试概括出“昼伏夜出”。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者地面上的碎叶等作为食物。在生态系统中我们称为分解者思考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大探究活动: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蚯蚓有提示:探究注意点:(1)、请在探究过程中保持我的体表湿润。(示范)(2)、注意探究时间,每当我唱起小曲时,请把我放回临时的家。探究活动一:观察蚯蚓外部形态【材料】活蚯蚓、解剖盘、镊子、盛有水的小烧杯、滴管【方法】把一条蚯蚓放在解剖盘里,仔细观察,可以用镊子轻轻

4、翻动它。1.观察它的体色,体形及身体结构组成。2.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3.用手指来回触摸背腹部的体表。并用放大镜观察蚯蚓体表是否看到有一些突起的“细刺”?教师巡视、指导、答疑组织学生总结、汇报本组的实验情况。师生共同总结蚯蚓有话说:“我没有脚也没有手,我是怎样从土壤中爬出来的呢?”探究活动二:蚯蚓的运动【材料】活蚯蚓、解剖盘、镊子硬纸板,盛有水的小烧杯、滴管【方法】把蚯蚓放在一块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并倾听运动时有没有声音?教师巡视、指导、答疑提问:现在你知道蚯蚓运动的原理了吗?比较不同表面蚯蚓的运动情况【材料】 活蚯蚓、玻璃棒、光滑玻璃板、毛糙玻璃板等【方法】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

5、上,观察哪种表面比较适合蚯蚓的运动?请同学们预测结果,并说说理由教师巡视、指导、答疑提问:你预测对了吗?哪种表面更适合蚯蚓运动? 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吗?师生总结:蚯蚓在毛糙玻璃板运动的比光滑的玻璃板快,因为光滑的玻璃板摩擦力小,刚毛无法固定,运动不协调。蚯蚓有话说: “人们一直以为我笨笨的,其实我一点也不笨,平时反应灵敏着呢,不信你试试。”探究活动三:蚯蚓的反应【材料】活蚯蚓、纸板、清水、玻璃棒等【方法】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边接处。用玻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的哪边移动。讨论:蚯蚓的这一反应说明了什么? 出示蚯蚓内部结构图片并总

6、结:蚯蚓虽然没有眼睛,但是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蚯蚓有话说:“我没有鼻子,在土壤里是怎么呼吸的呢?”探究活动四:蚯蚓的呼吸播放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提问: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怎么呼吸?得出结论: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联系实际:想一想在刚才的几个活动中,为什么一直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呢?小结:引导学生根据对蚯蚓的观察,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1.体色:与土壤相近,保护色2.体形:长圆柱体形、身体分节3.运动: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体表黏液减小运动阻力。4

7、.神经系统: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而准确的反应。5.呼吸:依靠湿润的体表呼吸参考书本或学案上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并作记录观察结果。汇报探究结果参考书本或学案上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回答: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适合土壤中运动。预测结果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情况回答问题。参考书本或学案上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实验并观察蚯蚓的反应。讨论并得出结论:蚯蚓向潮湿的一边移动,说明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也说明了蚯蚓反应灵敏准确。观看视频(本着爱护小动物的原则,用视频更佳)思考回答学生豁然开朗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并朗读。蚯蚓

8、和人类关系蚯蚓有话说“虽然我生活在土壤里,平时你们很少见到我,但是我和人类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提问:知道蚯蚓和人类有哪些关系吗?利用课件进行补充,展示更多相关资料。师生共同总结蚯蚓和人类的关系: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2、处理家畜粪便,各种垃圾3、可制成食品与饲料添加剂4、良好的保健食品5、作中药 -“地龙”等提出:达尔文称蚯蚓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生物”你们应该如何对待蚯蚓?结合实际踊跃发言说明蚯蚓和人类有何关系提出应该如何对待蚯蚓。如:爱护,喜欢等等。拓展延伸探讨: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的吗?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实验结束后,我们怎么处理这些蚯蚓呢?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树立要爱护小动物的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