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90179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二).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海陆热力环流: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3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风向:高压低压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二、气压带和风带1形

2、成: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气压中心(北半球):亚洲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冬季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季风: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

3、逐渐偏成西南风)。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3气候类型: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

4、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高原气候(青藏高原)三、常见天气系统1锋面天气: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汇面。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锋:锋面和锋线。类型:(1)暖锋: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前。(2)冷锋: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降水在锋后。(3)准静止锋:暖、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初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2高压低压天气: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气旋:中心气压

5、低,四周气压高;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在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在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是左手定则,大拇指方向与垂直方向气流方向相同。(1)台风是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2)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常年受温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3)影响我国的气旋主要是:夏季是来自热带海洋的太平洋暖性反气旋,如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冬季受来自温带大陆的蒙古冷性反气旋影响。四、全球气候变化:1表现:事实:近百年,全球气候特点:气温升高。自1860年以来,气温升高0.6oC。原因:人口增加、森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等2气温升高的可能影响:(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水循环。3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节能技术、植树造林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