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892155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宝鸡市金台区金河乡中心小学 李妙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因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1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概括中心思想,还在每组课文中安排重点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注意突出重点训练项目,有计划地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1套知识,而是学1种技能。”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

2、体现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万遍,其义自见”。1、多读,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多读必须作到读的遍数多,篇章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1些精要篇章,典范作品要尽量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而成诵,此时作品中的语言才能真正化为读者的语言,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前人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既要精专又要博览。多读反靠课本上的篇目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1定要扩大读书的范围,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熟读成诵,也正强调了遍数多、篇数多,熟读1定程度后,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在多读中咀嚼感悟,潜移默化。阅读能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教师除教给学生教材常提到朗读、默读外,更要培

3、养学生边读边思考。这里的思考能力指的就是想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想的能力主要通过想象,联想加以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能力。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接受作品内容的第1步,无论课内外,朗读、默读、精读都要有与之不同步的能动思维想,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内容。因此1定要培养学生读与想的能力, 1段时间的努力就会进入高层次的阅读。2、整体阅读,培养学生语感的能力整体阅读教学要以人们的认识规律出发,先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感知课文,这篇作品写了什么事情,什么物件或阐述了什么道理,而后是这篇作品的思路是怎样的,文章好在哪里,各段落的关系如何,词语如何,技巧如何,哪些词是精当之笔,等等,如再继续推敲,这词语、这语气、这

4、句式、这修辞、这句与句及段与段的关系,首尾的关系等“部分”有什么独运匠心之处,它们对这篇文章的“整体”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在这样的思路阅读中,读者可真知词意、句意、真知修辞、表达的效果。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1个重要任务。无疑,培养语感除了体验生活以外,还要在阅读教学的体会、欣赏中培养。阅读教学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叶老曾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剧本,几个重要项目里头1个项目,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而1篇作品里的字、词、段、篇又不是孤立存在,它是文章的1个“部分”,因此,

5、“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才能获得培养语感的最佳效果。3、指导阅读,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小学语文教材分组安排了重点训练项目,每个重点训练项目都具体体现在这1组的讲读课文中。这些重点训练项目基本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是获得读写知识,1是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实践即能力的培养。例如威尼斯的小艇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通过阅读指导,只要学生理解了威尼斯是1座水上城市,因此小艇成了重要交通工具,学生也就掌握了课文内容,对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和小艇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本质上的认识,也就会被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所吸引。最终使学生领悟出这种道理:在阅读的时候,注意事物的联系,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再如

6、鸟的天堂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阅读中,如果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通过对大榕树浓笔重彩的静态渲染和铺天盖地的鸟潮的动态描绘,展现了1派奇丽而多姿多彩的南国风光,就会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时候,注意哪些是事物的静态描写,哪些是事物的动态描写,就可以把文章理解得更全面、更透彻。生活中留心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写作时就能把内容写得准确、生动、具体。4、朗读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努力激起对作品的鲜明的“内心视象”,把作品的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读与想的结合,强化学生的语感。如在桂林山水教学时,我让学生轻轻闭上眼睛,边听范读边想象漓江水的景色。听完之后,问学生:“你们刚才闭起眼睛时,脑海里浮现怎样的景色?漓江水美不美?美在哪里?对这么美的水你是否能用个词来表达你对它的感受?”然后,再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边读边想,看谁读得好。又如教学暮江吟,在学生理解“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后,要求学生想象这28个字构成的美丽画面:太阳快落山了,1道阳光斜照在江面上,江水通红,可被山影遮住的那1半江水却呈碧绿色的奇丽景象,夜晚,江边的草地上露珠闪闪,仿佛撤满了晶莹的珍珠,空中高悬着1弯像弓的新月。学生脑海中浮现出文字的构成的美景,自然就能体会古诗中深邃的内涵,置身于诗句所描述的意境之中,朗读自然也就有感情。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语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