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医师承教育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488802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中医师承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中医师承教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中医师承教育谈到中医师承教育,我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教训也罢,经验也好,切身感受,实说 为好。我是1964 年 5 月由河南省卫生厅选定的中医学徒,师从三代祖传儿科名老中医王志 成。1965年 5 月,80 岁的王老突然病逝。由于我所在的河南省清丰县无儿科师资,组织上 关心我的学习,通过地区卫生处协调,安排我到安阳市中医院跟随81 岁的儿科名老中医王 瑞五老师继续学业。1966年 8月,王瑞五老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住进了“牛棚”,在 那名曰学徒实无师的年代里,我只好一边自学,一边跟随王瑞五老师的几位大徒弟学习。1969 年8 月卫生厅通知全省的中医学徒统考试考核出师。命运还不错,我被

2、破例定为大学本科 学历出师了,回到家乡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当了一名中医儿科医师。从事临床后,病人还真多,每天少则三五十,多者七八十人次,惟感欠缺的是中医的系 统理论知识。经多方联系,1974 年 9 月到河南中医学院随工农兵大学生听课一年,回医院 后病人更多了。当时一些中医杂志相继复刊,我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可总觉是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在这十几年里只想去北京、上海、南京再读五年大学。1984 年 8 月终于如愿以偿 到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当了一名代培生,系统学习了中医四大经典,真是“踏破铁 鞋无觅处”,眼前的云雾一下消散,原来中医之根在这里。正是这一年的学习,才有了论 顿咳从肝论治、小儿

3、秋季腹泻因燥起等论文的发表,才有了与王琦老师合写伤寒论讲 解、诚书点校和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等著作的编写,才有了在以后 的岁月中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又20 年过去了,回眸学医之路,展望中 医教育,审视师承之道,有些心里话一直絮绕脑海挥之不去。一定要先打基础后拜师我认为培养和造就传统中医临床人才是保持和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本源,而师承这一有效 的方式应当规范。如果师承教育学期为5年,应以省为单位,集中在中医学院办“中医学徒 基础理论学习班”,时间 2年,并设专用教材。课程应设易经、中国哲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诗、 词、书法

4、、计算机等,同时让学生熟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医学三字 经等。教材要以原著为主,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根源,然后再由博返约。四大经典一定要通 读,重点篇章要背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隔岸观火是学不好经典的。要把“诵、解、别、 明、彰”贯穿教学始终。基础理论这一课很重要,名老中医多各承家技或师承某门,如果让一个高中生直接拜师 学习,老师再好的经验也看不懂、学不会,白白浪费时间,老师也觉得很难带。我的第一位 老师是以一部医宗金鉴起家,定的学习目标是:“你把幼科心法要决背熟就行了”; 第二位老师擅用经方,强调“把伤寒论背熟了就是名医”。虽然都有道理,但终不见中 医理论之全貌,背诵多年不得要领,难逃“事倍

5、功半”之运。如果有了2 年的基础理论再拜 师学习,必定是事半功倍,大大缩短一个中医的成材周期。一师一徒不如一徒多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仲景早已为中医师承制定了教育方针。由于老师的学医经 历不同,所处地域有别,临床接触病种各异,加之学术观点各见山水,一师一徒培养出来的 学生往往显得知识面不宽,常常有门户之见,甚或谬误相传。我的第一位老师对“纯阳”的 理解就是一个例证,常言:“小儿为纯阳之体,如一团红火,热药入口如火中烧油”。从 医 60 载几乎不用麻、桂、姜、附,治外感多用辛凉,治虚寒丁香、肉蔻足矣,而石膏、栀 子、黄芩、犀角却用得很好。第二位老师则麻黄、桂枝、大小青龙用之得心应手。同是临床

6、 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又同在一个地区工作,却有如此之大的用药差异。如今已不是金、元 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继承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的临床家,所以我建议师承教育要在完成 2 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后再拜师。3 年的临床学习,最好是每年轮转一位老师,即“三拜良师 始成材”。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再加上3 位老师的经验,如不成材那就是学生自身的问 题了。中医学徒还是文科为好“文是基础,医是楼”。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基础 较好的人往往思辨能力较强,所以招收中医学徒时应以高中的文科生较好,基础学历也不得 低于高中毕业。有了较厚的文学功底,学习中医也就是“秀才学大夫如刀切豆腐”了。中

7、医 学徒的成材是有条件的,一是选定高水平的老师,一位连自己都不相信中医科学体系的老师 是带不出合格徒弟的;同时还必须选准高素质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好、悟性较高、热 爱中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再加上规范、科学的管理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应把师承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从 20 世纪 50 年代国家用师承的方法培养中医人才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把这 种方式纳入国家正规教育,没有全国统一招生办法,没有统一专用教材,没有统一教学程序, 没有统一考核办法,没有统一文凭待遇,没有统一职称评定致使学徒质量参差不齐,学 徒命运各有千秋。所以,我建议,如果确定了师承是培养中医人才的有效方法,就应把其纳 入国家正规

8、教育。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制定方针政策,和全国中医药学院 统一招生,毕业后同等学历,为有志于中医药事业的学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材环境。历史进入了21 世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向何处去?大学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 研究生教育同步发展,都是为了培养中医人才。整个中国都进入了有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中医药教育为什么不能走自己特色教育之路呢?只要有了国家政策,师承教育一定会成为中 医药教育的大特色,中医药教育百花怒放、人才辈出的时代一定会到来。(文章出处:中 国中医药报)http:/ 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恢复概况http:/ 2007年12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7期近年来,

9、政府非常重视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和发挥。2005 年 1 月,在全国中医药工 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高强强调,中医药必须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办事,不能盲目照搬西医模 式管理中医。2007 年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更是以注重中医特色和优势为灵魂。具体到 中医教育上来说,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即是全方位恢复师承教育。为了增强现代型中医的临床特色技能,我国从1990 年起开始恢复师承教育,以期造就 能够治愈疑难杂症的中青年临床精英。到目前为止,师承教育以公办为主,有三种形式,即 政府举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中医医疗机构开办的师承教育及高等中医院校开办的师承教 育。一、政府举办高级师承继续教育1990 年,由卫

10、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人事部联合召开拜师大会,正式恢复师承教 育。这是以培养名医为目标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主要是在中医医疗系统展开。内容是为全 国名老中医配备精选的高资历徒弟,先后共组织3批学徒,为 1607名老中医配备继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采取的第二个措施是实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此项目始 于 2004 年,是目前最高层次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项目。该项目着力对学生进行高起点、高 要求、个性化培养,第一次明确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这个法宝。研修项目与继承工作的区别共有三点:一是对学生资质要求不同。前者为主任医师,后 者主治医师即可。二是跟师学习方式不同。前者根据自己所从事的

11、专科,可以选择多位名老 中医跟师学习,而后者只能跟随一位指定的名老中医学习。三是学习目的不同。前者完全是 为了提高学员本身的中医辨证论治水平,而后者主要是让继承人总结、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 思想和诊疗经验。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带徒工作的鼓舞下,各省市中医药管理局或卫生局的中医部门, 也实施高级师带徒继续教育,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下呼应,开展声势浩大的名医造就工程。从目前来看,经过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后,继承人在临床上都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准。这 充分说明此项工作是成功的,以后还要继续推行下去。初始阶段,政府大包大揽,在全国形 成声势之后,应该更多采用市场机制,主要从目标、规划及政策方面进行宏观指导和调

12、控。二、中医医疗机构开办师承教育广东省中医院2001 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医疗系统首先恢复“师带徒”,挑选中青年骨干拜该 院名老中医为师。同时,多方聘请30 位全国名老中医为广东省中医院带徒。为了搞好传帮 带,规定一批徒弟出师后,马上让他们接着带一批比自身年轻的徒弟,形成连环的“集体带、 带集体”模式,这是“师带徒”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广东省中医院的“师带徒”已经形成一 种制度,一直连续推行。这是缓解名老中医资源严重紧缺,中青年特色临床人才青黄不接的 有效模式,值得充分肯定和进一步推广。广东省中医院自己动手培养人才,开风气之先,是 打破中医人才单一由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的重大举措。江苏省常州市

13、中医院解放后,全国统一模式的中医高等教育、中医院管理及科研方法都存在诸多排斥和限制 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因素,长此以往,最终形成中医学派严重淡化的局面。2006年 7月28 日,常州市中医医院设立孟河医学研究所。孟河医派珍贵的学术经验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由 于多种原因,已经流失散佚不少,面临失传危险,亟须全面系统地挖掘整理。研究所成立后, 将全面系统整理孟河医学的文献资料,搜集孟河医学珍本、善本、孤本等进行校勘整理。另 外,还将走访孟河医学传人,将各医家资料汇总,建立孟河医学数据库及研究网站。孟河医 学研究所成立当天,国内名老中医周仲瑛、朱良春、丁义江等10 位名老中医与该院10位青 年骨干中医结

14、成师徒对子。以常州市中医院张琪院长为首的骨干,在继承孟河医学的同时, 更要继承其他名老中医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对孟河医学实用技能的继承,比单独整理文 献、建立博物馆等措施更能促进中医学派的复苏。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2006 年 3 月,上海曙光医院传统中医诊疗中心正式开诊,这是纯中医临床诊疗基地, 中医治疗率达到 98%。曙光医院启动了“曙光高级中医师”培养计划,培养方式主要采取 钻研经典、临床实践、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两年为一周期。培养对象要在导师指导下选 定精读与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要结合所在岗位加强中医临床实践,中医治疗率要达到 90% 以上;在上海市及全国范围内拜名老中医为

15、师;加强传统文化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古 文及书法素养的提高。该院在组建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梯队的同时,还设计出了这批人今后 发展的方向并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与体制。三、高等中医院校开办师承教育政府开办的高级师承继续教育和中医院开办的师承教育是1990 年以来中医师承教育的 主体,已经在全国形成较大声势。当然,也存在若干缺点。以高级师承继续教育为例,其培 养的继承人是现代型人才,其中西医结合的知识结构与名老中医的有较大不同。期望把二三 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的固定思维,通过三年的不脱产学习实现较大改变,从理论上说是不太可 能的。1999 年,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中医教育临床教学工

16、作 的意见。随后,部分高等中医院校相继恢复传统的师承教育,开设了试点班。即让学生在 低年级时即确定一对一的导师,通过随师应诊,领悟中医理论精髓,继承导师学术精华,以 便掌握较高的中医特色诊疗水平。如:1999 年,广西中医学院开办中医传统班;2002 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开办师承教育试点班;2004 年,长春中医学院开办研究生 师承班;2005年,福建中医学院开办本科生师承班;2006 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培养七 年制传统型中医药人才;同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亦开展7 年制传统班等等。相比较而言,传统中医师承教育试点班的改革力度更大一些,初步尝试打破中西医结合 的教学模式,恢复传统的纯中医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