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488601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崇左市扶绥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贵港模拟) 下列划线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砭(bin)骨 威慑(sh) 归咎(ji) 人声鼎(dn)沸B . 蜷(jun)曲 狂阑(ln) 招徕(li) 中流砥(d)柱C . 画缯(zn) 蹲据(j) 倒坍(dn) 洗耳恭(n)听D . 嗔(chn)视 唏嘘(x) 慰藉(j) 侍(sh)才放旷2. (2分) (2017八上萍乡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摧枯拉朽 泻气 郸精竭虑 愚钝B . 为富不人 紧绷 藏污纳垢 不掇C

2、 . 摩肩接踵 遒劲 惟妙惟肖 推崇D . 园地治宜 星晨 和颤悦色 题拔3. (2分) (2014包头)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B . 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浑身解数和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C . 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D . 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 , 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你!”4. (2分) (2015七上陕西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013年开始实施的

3、新交通规则,对闯红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B .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推出了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节目,意在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救自护的意识和能力。C . 在“广州范本”环保包装大赛上,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环保性、节约性和创新性。D . 计划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合作的交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5. (2分) (2017七下临淄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将法国人民对国土沦陷的悲愤凝结在“最后一课”中,将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B . 为

4、学的作者是清代的彭端淑,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文中选取“蜀鄙二僧”的故事来明示训诫晚辈要热爱读书,可谓当头棒喝,用心良苦。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有对自由快乐童年的缅怀,有对封建教育制度等的不满,有对知识的渴求,也有对私塾老先生的敬爱。D . 林海音,台湾女作家,代表作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二、 语言表达 (共3题;共17分)6. (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益阳新闻网讯 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19名外国朋友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1) 学校派你作

5、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 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7. (3分) (2016广州) 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山溪之险。B . 问君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C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D . 蒹葭苍苍,白露未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E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F . 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8. (4分) 解释下列句子

6、中划线的文言字词。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_甚矣,汝之不惠 _必先苦其心志 _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三、 默写 (共2题;共22分)9. (12分) (2017杭州模拟) 古诗句填空。_ , 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多歧路,今安在?_ , _。(李白行路难其一_ , _ ,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诗人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威严雄伟的句子是_ , _。诸葛亮出师表中表达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 , 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再现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 _。10

7、. (10分) (2019七上江油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 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 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7)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序交替,光阴荏苒的诗句是:_,_。 (8)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想闻,愿逐月花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诗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

8、共1题;共16分)11. (16分) (2017九上重庆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

9、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

10、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引喻失义_先帝不以臣卑鄙_深入不毛_以彰其咎_(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诸葛

11、亮认为目前南北已经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B . 诸葛亮在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三件事。C . 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D . 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伐的决心。(4) 有人认为第段的内容与全篇表文的主旨关系不紧密,应该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2. (7分) 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山丹题壁【杨一清】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

12、魂。【注】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逼仄:狭窄的意思。(1)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紧扣“秋望”,诗中之景物皆“望”中所见,透着凄清的秋意。B . 首联中作者看到汉朝宫墙外是黄河水环绕,有世事沧桑的伤感。C . 颔联中再现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D . 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绵长,表达诗人深深的隐忧与热切期待。(2) 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3. (7分) 阅读文段

13、,回答问题。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走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

14、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 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1) 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选文第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段主要阐述 _,第段阐述嗜妤的读书,第段就爱看书的青年读书提出了_的建议。(2) 选文第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14. (20分) (2019八上蚌埠期中) 阅读下面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