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88294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公开课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本课含配套课件PPT公开课视频,联系客服购买 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活动目标: 1欣赏、了解藏族、蒙古族、壮族地区著名的自然风光及风土人情。(重点) 2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及民俗文化。(难点) 3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欣赏、尊重各民族的多元文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有关青藏高原、蒙古大草原、桂林山水等风景的视频和图片。 2.

2、音乐:天路、赛马、山歌好比春江水 经验准备: 幼儿的旅游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的收集和了解。 活动过程: 1创设“藏族游”的情境,初步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1)幼儿随教师乘坐“青藏铁路”去拉萨,ppt 播放图片,引导幼儿欣赏“窗外”的风景,初步感受青藏高原的自然风光。 (2)由配课教师扮演藏族同胞,送上哈达,邀请幼儿一起跳锅庄舞, 初步感受藏族人民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文化。 (3)交流讨论青藏高原的了解。 提问:青藏高原的风景有什么特点?哪里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小结:青藏高原的天蓝云白,雪山连绵,布达拉宫壮观雄伟、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播放视频“青藏铁路

3、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幼儿加深对青藏高原的了解,知道青藏铁路修建的不易及其对藏族人民的重大意义。 提问:通过这个视频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青藏铁路的修建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想对工人叔叔说些什么? 小结: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非常寒冷,空气稀薄,人们随时会因为缺氧而危及生命。工人叔叔们用毅力和智慧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将青藏铁路修建完成,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地区的辽阔景色及风土人情。(1)在欢呼声的音乐中,引发幼儿猜想,引出那达慕大会。引导幼儿“听,人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即出示图片“摔跤”引导幼儿观察,引发幼儿对蒙古族人民的活动的探究。 (2)播放视频

4、“那达慕大会”,幼儿分组交流,教师梳理提升。提问:蒙古大草原的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蒙古族同胞喜爱哪些运动? 小结: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牛羊成群,万马奔腾。那达慕大会是人们的传统节日,有骑马、摔跤、射箭三项竞技项目。 (3)出示弓箭、马杆、五彩项圈等道具,播放赛马,幼儿参加“那达慕”大会,感受蒙古族人民活动的有趣。 4.出示“对山歌邀请函”,展示桂林山水的的景色,体验壮族地区风景及文化。 (1)通过 ppt 出示邀请函,引发幼儿对壮族风情的探究兴趣。 提问:“谁发来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去对山歌?“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进行自由表达。 (2)播放桂林山水的视频,引导幼儿观

5、看、讲述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分享,老师进行提升小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形态各异,漓江的水又清又静,江上倒影,静美如画。 (3)欣赏“对山歌”,感受壮族民俗文化的有趣。 播放刘三姐和二郎哥对山歌的经典片段,引导幼儿了解对山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唱歌,开头要托长腔“喊山”,以引起别人注意。 (4)幼儿学唱对山歌,体验对山歌的有趣。 请男孩和女孩站在两个“山头”,隔着漓江水进行对山歌活动。 鼓励幼儿进行歌词创编,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壮族风情的理解。 (5)幼儿随教师边唱山歌、边划船参加“对山歌”活动,离开教室。 活动延伸 在班级创设“民族大舞台”、“民族风情村寨”等

6、区域,引导幼儿加深对少数民族民族风情的了解,提供幼儿展示平台。 大班社会活动到民族娃娃家做客 课后反思 1.关于幼儿经验缺乏的难点解决。 由于活动前对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做了充分的了解,因此通过活动前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相关民族的资料、区角材料的提供,使孩子们在活动前获得了部分相关民族的信息,为活动的展开做了良好的经验准备,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和孩子们充分参与、表达的前提。但是孩子们收集到的是相对零散的经验,形式上大多是通过图片、视频的认知了解,缺乏参与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以“民俗之旅”为线索,以“歌”为媒,以铁路、马、船等当地特色的出行工具为“过渡”,引导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比一比、演一

7、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了解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这些游戏情境的设置并加上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结合的效果,使孩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幼儿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感受祖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和自豪。 2.关于教师主导仍然较多的思考。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加直观的了解、更好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旅游”为线,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和参与孩子的活动,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带动幼儿参与活动,获得较好的认知、体验,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场面,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流程,相对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为此我反思,应该在什么环节加以放手?怎样创设更加自由自主的氛围让孩子更好地表现自己?如何通过更丰富的材料的提供为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在下一步的构想中,我将将这些理念融合到我的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尊重幼儿,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体现“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求职简历 > 职业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