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4880857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双流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 (共7题;共26分)1. (4分)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_汴梁田畴沉檀遒劲_擅长桅杆冗长舳舻_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春寒料峭无暇一顾2. (2分) 对下面诗句中加线部分的含义说明正确的是(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A . 多数人与下面的群众意义相同。B . 多数人与下面的群众意义不同,多数人是他服务的对象,抬举他的人是他死后的多数人。C . A和B都是正确的,因为多数人是不分时间界线的。D . 以上都不正确,多数人在意义上与群众有相同的部分,但不能完全等同3. (2分) (20

2、19八下桐庐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茅盾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被赋予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B . 正如练字要临摹字帖一样,模仿、借鉴优秀作品的某些写作特色进行仿写训练,是我们青少年学生进入创作之路的基础。C . 这位志愿者值守西湖边两平方米的“微笑亭”,多年来风雨无阻,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超过1.1万小时以上,让各地游客备感暖心。D . 如果吃饭时玩手机,血液就要分出一大部分供应给大脑和眼睛,这会严重导致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受到影响,造成消化不良。4. (2分) (2016八上绥棱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A . “豆蔻”“弱冠”是古代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B . 新闻又称为消息,其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报道迅速及时。一则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五部分。C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D .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5. (5分) 默写。 (1) _,玉盘珍羞直万钱。 (2) _,拔剑四顾心茫然。 (3) _,到乡翻似烂柯人。 (4) 不应有恨,_? (5) 李白在行

4、路难(其一)中用“_,_”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6)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 (7) 中秋节,在异乡求学的李明,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的诗句,编辑短信,发给父母,表达美好祝愿。 6. (3分) 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_、_。7. (8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a)校园的生活如一首歌,带给我激情澎湃的旋律 又如一首诗,带给我意气风发的憧憬只有富于理想的人,才会有勇往直前的信心。(b)人生如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曲调,少一些悲哀的咏叹。(c)是否富于理想,是我们

5、成功的重要因素。树立方向,实现理想,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1) (a)句中的“ ”应加上的标点是。(2) 如用格言警句来替换(b)中划横线句子的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不忍则乱大谋B . 不到黄河不死心C . 长风破浪会有时D . 心有灵犀一点通(3) (c)句中的一个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6分)8. (2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贵质疑黄菊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

6、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神创论”的怀疑,并不是

7、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五年,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神创论”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

8、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章的话,其目的是什么? (2) 本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从正面举例论证了什么观点?又从而得出什么结论? (3) “如果达尔文没

9、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文中的例子)。 (4) 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2500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疑一文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100字以内)。 9. (24分) (2012滨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

10、题我说,你听木铃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的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而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继续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

11、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说“好”。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她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顾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是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

12、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反应,保持原姿态

13、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纯,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第17期 有改动)(1) 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详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_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_。(2)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

14、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3) 下面是当年课堂上师生精彩的对话。请选择其中一句,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猴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4) “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5) 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