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87921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学设计[2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背诵全文。(重点)2.理解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难点)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同学们,早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胡锦涛同志就作出了“住有所居”的承诺,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农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请问:你家有几间房屋?几口人居住?楼房还是平房?(抽生作答)嗯,同学们的住房条件确实不错,比唐代有位叫刘禹锡的大诗人住得宽敞多了、也漂亮多了,他在安徽和州县做通判的时候,住得小屋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而且是茅屋,几乎无法安身,但在这样简

2、陋的屋子里,他却自得其乐,并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陋室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作品陋室铭。(板书并释题)二.揭示学习目标。三.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作者、背景等资料,白板展示老师准备的“助读资料”。作者名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有刘梦得文集传世。著名的诗作有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秋词江南春浪淘沙等。背景链接: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失败后被降职为朗州司马,以后又任连州、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

3、三厦的官邸。但是,和州策知县是个势力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而来,便多般刁难,半年之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小到一间半,一家老小无法安身,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一文。文体知识:“铭”的文体特点 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勉励,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出示字音提示。2.白板播放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重音、停顿、节奏;并用笔在文章中作上标记。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读突出、富有节奏。白板展示部分重点句节奏。4.

4、朗读比赛。五.精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六.检测翻译。1.字词抢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做动词,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词做动词,显出灵异 斯是陋室:判断动词,是惟吾德馨:名词做形容词,德行美好 无丝竹之乱耳: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2.句子翻译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何陋之有?七. 思读探究,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明确:从居室环境、来往客人、日常生活三个方面,突出了陋室雅的特征,揭

5、示“德馨”的内涵:幽美清雅的环境,反映室主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学问渊博的来客,表明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恬然自适的生活,则表现主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弃。2.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明确:“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以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深省,突出了中心。3.文章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对仗工整(3)类比手法4.再次梳理思路,背诵课文 山水喻室 点名题目 陋室不陋 仙龙喻德 清幽的环境陋室铭 具体描述 博学的友人 乐在其中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高雅的生活 诸葛庐 总结全文 何陋之有 子云亭 八.拓展升华议一议:“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提出自己观点: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值得称颂的是:人品(不慕荣利、不求闻达、安贫乐道)是高尚的。需要批评的是:逃避世俗,脱离劳动人民,缺少为国为民的奉献精深。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抵制腐败,不能培养自己的意志。 九.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3.完成实践与探究丛书相应课时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