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878789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孙桥镇初级中学摘 要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路线图,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成败。因此加强导学案的编写与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教师 导学案 编写 运用导学案对于学生,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借助导学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以促进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当学生能够带着问题、矛盾、困惑、方法、理解走向自我,走向同伴,走向教师的时候,就意味着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能通过导学案得以充分彰显。一、 导学案的编写原则1、主体性原则。导学

2、案的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2、探究性原则。使用导学案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的编制应利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疑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能力。3、导学性原则。导学案的编写要体现导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味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设置,引导鼓励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4、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

3、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挖掘,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实用性原则。编写的导学案要从自身学生的认知水平,现有学习能力和老师自身的需求出发,适合学生和老师使用。5、方法性原则。具体、明白的学法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学。6、课时性原则。每节课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并注明课时数。二、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通常由学习目标、知识链接、学习内容、展示提升、达标检测、学习小结等几个环节构成。1、学习目标。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数量以2-4个为宜,不能太多,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

4、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2、学习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确定学习重难点。3、知识链接。目的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4、学法指导。有两种呈现形式:第一种是把学习方法渗透和融入到知识的导学中,不单独呈现。第二种是学习方法单独呈现。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在导学案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英语导学案应说明学生利用哪些资源(教师、同伴、磁带、光盘、图片、拼图规则等)学习新单词、新句型。5、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要使目标知识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学习内容包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5、(对学、群学)。编写导学案的学习内容时应注意以上七个原则。6、展示提升。展示必须是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也就是说展示内容应是组内或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即问题性,引导学生重点展示自己独特的思考,发现的一些规律等,即创生性。课堂要展示的既有学生对学习目标中重点内容的解读,也有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发现和感悟,还应有本组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更提倡有就某一问题的独到见解和认识。7、学习小结。学生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与其它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它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

6、有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的要求。8、达标检测。达标检测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规定完成时间,要求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及时反馈矫正。9、学习反思。课堂学习中存在问题和学生的感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填写学习反思,当做复习时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上应该有留白处,让师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中写下生成的知识点。三、导学案的运用。1、预习提纲前置。让学生充分预习教材,为课内高效学习做好准备。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7、向课堂。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2、导学案当堂发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根据导学提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3、使用导学案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4、使用导学案时,要采取多元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对学生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的偏差及时给予引导。5、导学案中检测达标部分,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结对子互查纠错,小组长检查验收,课任教师抽查批改或全改。这样便于教师更好的掌握学情,

8、为下一学时的导学明确学习目标。6、老师应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用双色笔及时纠错。补充完善有关题目的结论;记下生成知识点等。如英语教师应注意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和书写。7、导学案,师生用后应及时进行反思、补充修订、完善存档以备后用。8、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四、导学案的编写程序导学案编写应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力量,为了确保导学案编写质量,可分五个步骤进行操作。五个步骤:1、征询:即教师独立编写导学案之前,应先征求不少于3位同科教师的意见2、编写:教师独立编写导学案初稿3、讨论:学科组集体讨论4、

9、修改:教师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修改,并再次征询同科教师意见5、定稿:教师根据集体讨论结果和同科教师意见,最后定稿。四次审查:1、教研组长进行初审,审查修改稿,并将审核人打印在导学案上2、经教研组长签字的导学案交给学科负责人审核,并在审批表上签字3、审核表交分管学科的校级领导签字4、导学案经校级领导最后签字后,编写人送文印室印刷。所有导学案将电子文稿发送到导学案管理专用邮箱,纸质文稿和电子文稿由专人统一保管。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题名称:导学案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编号:xkt2011451课题主持人:王影课题参与者:叶小红 张露 陈灵捷 唐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