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87643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捅了马蜂窝教学设计 太东小学 张秀颖教材分析:捅了马蜂窝是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清新的格调记叙了我在童年时代捅马蜂窝的趣事。字里行间,浸润着纯真的童趣。展现了孩子们好奇的内心世界。让人不觉驻足流连。课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是培养学生语感、增强生活体验,提高语文阅读赏析能力的一篇佳作。教学目标:1、学握课文分段的方法,并学会给课文分段。2、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动作、语言描写的好处。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能自己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性思考。3、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

2、危险性。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文中的对话,要根据课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让学生懂得做事不要冲动、要冷静,不要逞强好胜,要考虑到事情的危险性。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教师板书“马蜂”,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马蜂”,它有什么威力?(课件出示),接着板书“窝”,那“蜂窝”又是什么意思?继续板书“捅”,如果捅了马蜂窝会怎么样?完成板书“了”。 马蜂如此厉害,如果有人招惹它,捅了马蜂窝,轻者伤,重者丧命,太可怕了

3、!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男孩七岁时就捅了马蜂窝,结果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他身边的故事吧。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预习展示,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在自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学友讨论解决。(课件出示生字新词)3、再快速默读课文读后小组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4、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比较好理解呢?(小组派代表展示、教师板书)三、自主学文,读中感悟1、研究第一部分,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为什么? 2、教师提问 (1)“我”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什么事情? (2)“我”看到了什么情景?读一读,这说明了什么?(

4、读,感受孩子们的恐惧。)(3)马蜂窝什么样呢?谁来读一下?四、细读感悟,体会写法“我”明知道马蜂窝是危险的,为什么还要去捅呢?画出描写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并说说你的体会。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适时对所提问题指导1、这句话可以换吗?为什么?(原文的语气能感觉到作者更生气,更不服气。)2、抄”“捅”换成拿和打好不好,(抄”和“捅” 表明动作很快,把我的当时内心的愤怒至及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能看出我冲动、鲁莽的个性)3、下面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孩子们和我的对话,注意揣摩人物心理。(分角色表演“我”、斜挎皮带的孩子和头发淡黄的孩子的对话。)(教师补充:作者运用了生动的语言让我们仿佛看了那

5、个逞强的我和那些爱捉弄人的孩子、作者通过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使文中的人物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写作时也能适当的运用,那你们的文章一定会有声有色。)4、捅了马蜂窝的结果怎样,“我”此时是怎样的心理? 你想对主人公说些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教师补充: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什么事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逞强)五、总结感悟,升华主题1、那么学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捅马蜂窝这样一种行为说明了童年是(无知、无畏、冒失、单纯的)童年是无知的,童年是无畏的,童年是单纯的,但童年也是最快乐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童年,让我们在歌声中享受这童年的快乐吧!教学反思

6、:捅了马蜂窝这篇课文,是苏联作家瓦切尔内绍夫写的一篇文章。看到这篇课文,看到这么长的文章,一波三折,尤其看到教学用书上那些要求,我很发怵,不知道该如何引领学生学习。虽然课文非常口语化,但学生读起来也会有困难。带着这种心情,这种胆怯的思想,我走进了课堂。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我提前让同学们预习了,听着同学们流利的读课文,我的心渐渐放松了,对同学们,对自己也有了更大的信心。果不其然,同学们对马蜂的了解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解的实在是太全面了,真为我的学生自豪。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课堂上就会节省很多时间。读书,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说的很好。对于课文的学习,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点一点的引领学生一步步发现马蜂窝 、捅马蜂窝的经过、捅马蜂窝的结果。尤其是捅马蜂的过程,让学生表演,随着学生的表演,作者捅马蜂的情景就再现在同学们的面前。通过分角色的朗读更让学生理解了捅的原因,捅后的后悔。当课文的学习到了尾声的时候,下课铃适时的响了,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这一波三折的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决不能忽视学生的预习,决不能小看学生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