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876123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教学大纲201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专业及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获得污染控制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地基础上,了解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发展的概况和现代污染控制生物技术以及环境污染与生物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 课程教学内容、计划 1. 绪论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控制

2、生物学概述。(2) 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基本要求:掌握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任务和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环境污染控制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2.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1)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行为。 (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变化行为(重点内容)。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移动方式、分布特点特别是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形式,以及污染物在各介质中的转化特点。重点掌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变化,包括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和机理,生物对污染物吸收、运输、分布、排泄的主要途径、机理和影响因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基本转化过程和结

3、果等。教学方法:讲授3. 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1) 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2) 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3) 污染物在个体水平上的影响。(4) 污染物在种群和群落水平上的影响。(5) 化学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污染物对生物机体酶、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的影响;其中酶是重点,掌握污染物对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的影响特点;重点掌握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作用;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抗性;生物对长期污染的适应性反应。 教学方法:讲授4. 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1) 生物测试及测试方法。(2) 一般毒性试验(自学)。(3) 微宇宙

4、法。教学方法:讲授自学 基本要求:理解生物测试的定义,掌握生物测试的基本方式及标准化;表示毒性的常用概念和参数,熟悉急性毒性试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的概念和方法;了解微宇宙法的概念,掌握几种微宇宙法的分析方法。5.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1) 生物监测概念。(2) 植物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的关系、方法。(3)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掌握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和常用方法;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生物监测和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原理;熟悉生物标志物的概念、特异性和应用意义。6. 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原理(1) 环境污染净化概述。(2) 生物对污染净化原理基本要求:了

5、解环境污染物的类型和来源以及环境污染的污染与净化指标,理解与熟练掌握生物净化的原理,常见污染物的过程以及评价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了解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大气、水、噪声污染防治中的作用;熟悉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以及与废水处理相关的生态工程类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讨论主题:举例说明植物净化水环境的作用机理。讨论形式:讲台发言。7.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污染治理(1) 现代生物技术的概述及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应用前景。(2) 基因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治理。(3) 细胞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处理。(4) 酶学工程与环境污染生物治理。(5) 发酵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6) 生态工程与污水处理系统。基本要求:重点理解与熟练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发酵工程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了解、掌握污水处理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工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自学8. 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1) 环境污染的浮游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2) 生物修复工程技术实例。基本要求:理解并熟练掌握生物修复的概念、环境污染的浮游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对生物修复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生物修复的工程技术实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