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4871958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鱼我所欲也教案+练习教学目的:1. 积累文言词语。2. 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3. 学习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

2、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

3、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2、字词掌握【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4、恶】w,厌恶,与“欲”相反。【患】祸患,灾难。【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四斗为一钟。万钟:指很厚的俸禄。【何加】(有)什么益处。【奉】奉侍。【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向为身死而不

5、】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i,介词。第二个“为”,wi,动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本心】天性,天良3、课文讲解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

6、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

7、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

8、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二、问题研究孟

9、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1. 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2. 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

10、于文采和气势。3. 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三、小结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练习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3. 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11、是亦不可以已乎解析:此题意在积累常用实词、虚词。1. 与,读y,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与,给。2. 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而,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3. 于,介词。表示比较。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4. 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是,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二、文言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 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分)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D. 国恒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必先苦其心志()困于心,衡于虑()入则无法家拂士()曾益其所不能()5. 翻译下面句子。(4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_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_6. 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_这一观点。(2分)7. 请你从历史或现实中,列举一个经受艰苦磨难,终于成就了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 (2分)人物:_事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