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48673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福建福州市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H2S2H+S2-BHClOH+ClO-CH2O2H+O2-DCH3COONH4NH4+CH3COO-2、在一定温度时,容积为5L的某密闭容器中将1mol A和2mol B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2

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B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C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D当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l)+O2(g)SO2(g)H= -293.23kJ/mol,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93.23kJ/molBS(s)+O2(g)SO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3.23kJ/molC1molSO2(g)的

3、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大于1molS(l)和1molO2(g)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D1molSO2(g)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总和小于1molS(l)和1molO2(g)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之和。4、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厂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C制CuSO4:Cu+2H2SO4(浓) CuSO4+SO2+2H2O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

4、uSO4+H2O5、对于反应2NO2(g)N2O4(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充入N2,保持压强不变ABCD6、下列变化中只有通过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A Fe3+Fe2+BMn2+MnO4CClCl2DN2O3HNO2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Cu + Fe3+ = Fe2+Cu2+B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H2C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2OH=ClOClH2OD将少量铜屑放入稀硝酸中:Cu4H+

5、2NO = Cu2+2NO22H2O8、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乙醇 蛋白质 石墨 甲烷 蔗糖 碳酸 一氧化碳 碳酸钙 乙酸ABCD 9、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10、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不锈钢都是合金B铜在空气中会生成铜诱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11、有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中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流向是从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D电流方向是从

6、负极流向正极(外电路)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蔗糖和葡萄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属同系物C苯酚、甲醛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得酚醛树脂D石油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都是物理变化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g 30%CH3COOH溶液中含氢原子数为2NAB标准状况下,11.2LCCl4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2NAC28g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D2.3g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14、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2O3 +3CO2Fe + 3C

7、O2BTiCl44NaTi4NaClCCH4H2O3H2COD4NH3+5O24NO+6H2O15、向100 mL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其中n(I2)、n(Fe3)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强弱:Fe2ABDE,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都相同,其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1)C两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_。(3)写出D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B、E形成的化合物:_;D、E形成的化合物:

8、_。(5)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2B2属于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写出A2B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无水氯化铝常作为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的催化剂,并用于处理润滑油等。工业上可由金属铝和纯净的氯气作用制备。某课外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无水氯化铝。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常温下,无水氯化铝为白色晶体,易吸收水分,在178升华。装有无水氯化铝的试剂瓶久置潮湿空气中,会自动爆炸并产生大量白雾。(1)写出A装置中,实验室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_。(2)仪器甲_(写名称);仪器乙_(写名称)(3)在E处可收集到纯净的氯化铝,F

9、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4)装置B、C中的试剂分別是_。(5)从A装置中导出的气体若不经过B、C装置而直接进入D装置中,产生的后果是_。2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乙的作用是_。(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主要成分是_。21、A、B、C、D、E均为有机物,其中A是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有机物,它易溶于水并有

10、特殊香味;B的产量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的水平,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B的结构简式_;A中能体现该物质性质的原子团的名称为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3)实验室利用反应制取C,常用图装置: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是_。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答案解析】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氢硫酸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H+S2-,故A错误;B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号,次氯酸为弱酸,其电离

11、方程式为:HClOH+ClO-,故B正确;CH2O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H3O+OH-或故H2OH+OH-,C错误;D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乙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NH4+CH3COO-,故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掌握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电离方程式的正误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C【答案解析】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为5L0.2molL-1=1mol,则 A(s) + 2B(g)C(g) + 2D(g)起始: 1mol 2

12、mol 0 0转化: 0.5mol 1mol 0.5mol 1mol5min时:0.5mol 1mol 0.5mol 1mol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1min-1,故A正确;B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故B正确;C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1mol=2.5mol,故C错误。D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则当容器内压强保持恒定时,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答案选C。【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A为固体。3、C【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A、因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也要吸收热量,所以S(g)+O2(g)=SO2(g)的反应热的数值小于297.23kJmol-1,A错误;B、因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也要释放热量,所以S(g)+O2(g)=SO2(g)的反应热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