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486659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 一所学校的领导者要想使自己的学校生存、发展,壮大,不懂行是不行的。有效的管理人对于本身的工作,如果不以懂行为出发点,怎能有效的开展工作呢?作为一个学校的管理人员,我们是否具备了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管理技巧和为人技巧只是次要的因素,但好多学校管理者却在这两个方面耗尽了心思。试想,管理者如果不会作具体工作的话,又怎么能为这些工作制定决策呢?他们的决策依据在哪里?决策自然来自最精通的人,同样的,他往往也是对问题抓得最紧的那个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校长,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一、抓住教师就抓住了质量教师水平决定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单从教师本身的素质来看,农村教师就存在学历水平低,年

2、龄偏大,所学专业与所任教学科不统一,职称结构极不合理,教师队伍得不到更新等诸多严重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着教育公平理想的实现。因此我们说,要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真正让所有学生都“留得住、学得好”,还得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让埋头苦干的教师心里“暖和”。不论社会,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不仅平时要注意关心那些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普通教师,而且还应建立一种科学机制,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的教师能够干成事,让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教师都能受到人们的尊重,让他们的心里感到“暖和”。试想,一位长期埋头苦干的教师,如果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提拔重用等

3、方面长期被学校忽视,很可能会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其实,我们教育界也有一大批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一线教师。正因为他们有着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教育事业的脊梁。培养教师读书风气更重要。学校要为教师多订一些专业报刊,培养教师浓郁的读书风气。对于眼下教师不读书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的说法,我不同意。时间犹如海棉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是有的。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吃了吃饭、

4、休息,即使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学生的工作上,而不抽点时间来读书,给自己充电,那也肯定搞不好教学,当不好教师。读书与不读书的人,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是有很大区别的。有教师说,腹有诗书,其品自高,其德自谦,其身自正。这话说的真好!读书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礼记.学记中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志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拥有一桶水;给学生一片云,自己就要拥有整个天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往往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5、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就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广阔。读书是与时俱进的需要。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时代的步伐一日千里,宇宙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随时在变。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学内容在变,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变。如何跟上“变”的脚步而不落伍?如何顺势而上,不断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变化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努力地、热切地、勤勉地不断学习,才是与时俱进的唯一的好办法。要培养师生的读书风气,首先当然是教师的读书自觉性和模范的苦读行为。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而学校领导的积极积极倡导和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经常开展灵活多样而又

6、适应师生特点的读书活动也必不可少。学校可以要求每个教师都订阅专业报刊,人手一个专门学习优秀教育论文、课件的文件夹,人手一本专门摘抄启示文章的笔记本,营造校园浓郁的读书风气。二、找准学生为何逃离校园的原因1、课程执行问题平时是否能够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有的学校还是老观念作怪,分什么主科、副科,说要提高教学质量了,那就整天上语、数、外,好比吃饭一般,菜单整天如一,学生焉有不厌之理。学生喜欢音、体、美,喜欢科学、信息技术课,喜欢综合实践课、校本培训,而这些却被束之高阁。2、教学方法问题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和谐氛围该是应有之义。但现实生活中,教师教学

7、方式转变迟缓,方法单一,预设不足,生成不够,课堂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调控手段,教学就像白开水一般索然无味,令人生厌。这能怪学生吗?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培训的当务之急。3、课业负担问题 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成为学校管理的一大痼疾。如果每天语文老师布置一点,数学老师布置一点,英语老师再布置一点,虽说每课不多,但几科累加起来,作业量非超过一小时不可!学生课间活动减少了,阳光体育也不开展了,造成学生课业压力大,睡眠不足。4、变相体罚问题直接体罚现在已很少见,但变相体罚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大声训斥、挖苦学生,动辄把学生赶出教室,向家长告状,把问题学生座位安排至角落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催垮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

8、信心,给学生带来伤害。5、开展活动问题 学生活动空间被压缩、活动内容单一,自主能动性受到压抑,学校成为“失乐园”。要想让学校变为乐园,就要为学生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不搞封闭办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图书室,走进实验室,走进微机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教和学结合起来,学和用结合起来,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放飞学生的心灵自由。三、教育,从细微处做起学校的制度很多、很完善。要学生执行那些制度,那我们老师为什么不执行呢?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自身的形象。老师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然而,不准学生在校园内骑自行车,可我们的老师却在校园内骑摩托车;要求学生在集会时不要讲话,可我们的老师却在底下叽叽喳喳地开小会;要求学生讲公共秩序,可我们的老师却在食堂买饭加塞;要求学生讲究卫生,可我们的老师办公室却烟蒂满地,狼藉一片。得体、规范的言行是老师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如果老师都不拘小节,那么学生怎能循规蹈矩?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在一个没有规矩的校园里,又如何来谈教育,那岂不是一句空话。安全无小事,事事皆留心。有一句诗说:“不要等叶子落了才伤感,不要等眼泪流了才别离,不要等琴弦断了才放歌。”学校安全警钟长鸣,生命至上,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在此,我想对大家说的就是,不要等出了事儿,才想起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