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8659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阶段性课题研究计划 刘瑞梅2011.9.6一、课题基本情况1、课题名称: “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教材”2、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3、实验时间:2011年9月年至2012年1月二、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

2、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2、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家)的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由此出发组织数学教学。所谓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现实进一步提高、组织、抽象的过程。数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学数学和学游泳一样,不实践是不会获得真知的。(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为:促使老师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促进教师、学生与新教材的共同生成与发展。理论意义为: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树立老师的课改理念,提高他们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

3、的进行中,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与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的乐于学数学、用数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新课改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内容中除有必要的双基知识外,还不乏有现实生活中美丽精致的画面、有趣的阅读材料及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的生动素材。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受某些因素的影

4、响,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与标准倡导的理念仍存在着差距。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点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对教材要进行评鉴,进行整理、进行加工也就是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死的,它只是一个载体。而使用教材的教师是鲜活的。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创造性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教学特点,甚至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可以说对待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那么如何有效使用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新课题。及时回顾、总结我校初中数学课改的经验得失

5、,有效研究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对推进我校初中数学课改工作的深化与发展,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我准备在2011.9-2012.1进行“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课题实验。三、课题研究假设本课题研究的一年的时间里,主要达到如下目标:1、通过有效实践新课程,促使我正确、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自己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质量。2、通过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执行者、创造性使用者与开发者。进一步提高自己创造性使用课改新教材的水平与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认真总结以往使用新教材的经验教训与心得体会。本课题的研究基

6、本内容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理念再学习、再认识;(2)正确把握初中数学新课改教材的框架与思路以及教材编写意图;(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4)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与“减”,即创造性使用新教材;。(5)在课题试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伴随新教材一起成长。五、课题研究步骤:第一阶段(课题设计):1.结合课本内容及导学案的编写,创造性的使用数学教材。2、认真分析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确定课题研究的重点。第二阶段(课题研究与实验阶段):教材编写意图研究、各册教材使用案例研究、课堂教学网络观摩。 第三阶段(课题归结):撰写论文、课题实验结题报告、对形成的电子教案进行梳理。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采取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实验法、统计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为: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