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86253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会考复习提纲.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政治科目会考复习提纲(目录)经济常识部分 第一课 1、商品的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p52、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p5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p54、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以及其基本职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与商品流通的含义。P5-65、纸币(人民币)的含义、职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公式(纸币的发行量)?通货膨胀的含义、危害、措施?p6 6、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p6-7第二课 1、社会主义根本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2、(公有制) 2、公有制经济的内容?国有经济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表现?p7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p74、非公有制经济形式(性质、地位和作用、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75、我国实行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为什么?)p7-86、社会主义的本质p87、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客观必然性?为什么?(分配制度、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p88、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四个特征的关系?p89、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或市场调节的缺陷(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

3、p910、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及其主要手段是什么?p9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p912、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p9-10第三课 复习提纲 1、市场主体的基本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什么?(见书)2、企业的基本含义?企业的作用?p103、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机构?股票的基本含义?(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居民购买股票的意义?p104、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见书p74-75) 5、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含义?p106、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7、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为什么或意义)p10

4、8、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P10-119、企业经营者具备哪些素质?p1112、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作用)见书p89-90第四课 复习提纲 1、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划分的标准及结果是什么?见书 2、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异同是什么?p113、为什么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地位、作用、现状是什么?)p11-124、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p12四点) 5、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深化农村经济改革?p126、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地位和作用?见书)p127、工业的发展出路?(新型工业化道路)p128、第三产业的含义、分类、地位和作用?p129、为什么要大力发

5、展第三产业?(意义)p12-1310、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p131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内容有哪些?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守哪些基本原则?程序如何?p1312、为什么要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意义)p13-1413、社会保障的含义及基本内容?p141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意义)p14第五课 1、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含义?p14如何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p142、财政的概念?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见书 3、财政的巨大作用?(或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意义。)p15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6、5、税收的概念、税收的基本特征各是什么?p156、在我国违反税法的行为主要有几种表现?见书 7、我国税收的性质?我国税收的作用有哪些?p159、纳税人的概念,成为纳税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p15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依法纳税?)p15-16第六课 1、银行的分类及银行职能?p162、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及职能?p163、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哪些?p16三大政策性银行p164、银行的作用?见书p48-506、我国对公民储蓄的原则和政策是什么?公民个人存款储蓄的重大作用是什么?见书p53-54 8、债券的含义及分类,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从安全性、收益)p169、商业保险的作用是什么

7、?购买商业保险的程序。见书 第七课 1、商品服务市场的范围?见书 2、商品服务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怎样的?见书 3、什么是市场交易原则?为什么要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有哪些市场交易原则?其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p16-174、遵守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p175、家庭消费的含义及内容的分类?p17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17-187、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188、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机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正确途径各是什么?p187、消费者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p18第八课 1、什么是世界市场?它包括哪些主要类型?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有哪些?见书

8、 2、世界性贸易和金融组织有哪些及其作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p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用?见书) 3、什么是外汇、汇率?不等价交换的实质?见书 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p18-1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p18-195贸易顺差(出超)与贸易逆差(入超)的含义?p196、什么是关税、海关?征收关税的作用?(征收关税对一些国外贸易的影响)p197、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对外贸易的几种方式?见书8、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p199、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贸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910、什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其表现是什么?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9、自力更生的原则?自力更生与对外经济关系的关系?p19-2011、平等互利原则的含义和主要表现?p20高二哲学常识问题前言 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P20)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1、什么是物质?(P20) 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P20) 3、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P20) 4、宗教观念的本质是什么?(P20)5、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反映作用和反作用)(P2021) 6、为什么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2021)如何获得正确的认识?p217、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有哪两种表现?意识反作用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

10、什么(怎样重视意识的作用)?(P21)8、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P21) 9、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P2122) 10、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取决于什么?(P22)11、主观主义的两种表现是什么?各自的出发点?(P22)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2) 13、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P22)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1、什么是整体?什么是部分?(P22)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这一原

11、理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P23) 3、什么是联系?事物联系具有普遍性有哪些表现?联系的特征有哪些?(P23) 4、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原理是什么?(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表现、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条件性、联系的多样性)(P23) 5、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那么,人们是否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P23)因果联系的含义、关系及方法论意义?见书 6、什么是运动?(P23) 7、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什么?(P24) 8、如何判定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24) 9、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原理是什么?(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含义、实质、事物发

12、展的原因即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状态即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趋势即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具体见第四课)如何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P24) 10、什么是规律?规律的观点原理是什么?(P24) 11、规律的客观性指的是什么?规律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2、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P24)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法 1、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什么? “统一性”的两种情形是什么?(P25)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原理给我们什么启示?(P25)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有哪几

13、个表现?(P25) 4、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5)(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P26)5、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一关系原理有何指导意义?(P26) 6、什么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P26) 7、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怎样的?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6) 8、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P26)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是怎样的?(P26)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7)10、如何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P26) 11、什么是两点论?什么是重点论?为什么要坚持两点论与重

14、点论的统一?(P27)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什么是内因?什么是外因?(P27)2、内、外因(事物发展的原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7)3、如何运用内外因关系原理去对待个人的成长过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27) 4、什么是量变?什么是质变?(P28)5、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状态)的关系原理是什么?量变与质变道理的方法论是什么?(P28) 6、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是什么?(P28) 7、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是什么?(P28)为什么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为什么新事物的成长需要经历艰难

15、曲折的过程?p28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有哪些?其根本分歧是什么?其根本观点有哪些?p29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包括哪些表现?(P29) 2、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P29) 3、如何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P2930) 4、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P30)5、什么是真理?什么是科学理论?(P30)6、真理、科学理论的作用是什么?(P30) 7、如何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的本质)(P30) 8、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什么?第二次飞跃又是什么?(P31)9、认识的发展观:人的认识为什么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不断向前推移?如何发展我们的认识?(P31) 10、分析的作用与综合的作用各是什么?(P31) 9、合理想象是什么?(P31)创造性思维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P32) 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1、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P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