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485556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半期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年 班 姓名: 考号 xxxxxxxxxxx校七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总分: 温馨提示: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内,否则不计分。题号12345678选项题号910111213141516选项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一选择题(30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 )(2分)A伶仃(ln) 点缀(zhu) 厄运() 扒窃(p)B堕落(du) 雏形(ch) 玷污(zhn) 蹂躏(ru ln)C风韵(yn) 盘虬(qi) 洗濯(zhu) 猝然(c)D堕落(du) 丰硕(shu)玲珑(lng) 剔透(t)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一丝不

2、苟 绝处缝声 冉冉升起 举世无双 B、浪子回头 碌碌终生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C、心痛如豁 多愁善感 问心无愧 海天相吻 D、心旷神怡 举世无双 多姿多彩 可望不可既3、选出下列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B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C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卖弄:摆弄。D明察秋毫:极细小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秋毫,指鸟类在秋天重新生出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细微的事物。嶙峋:形容人瘦削。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 )(2分)A 在山的那边一文中所说的“用信念凝成的海”,这里的“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B 童趣一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眼前的事物放大了千万倍,从而享受到一种独有的乐趣。C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句诗并不矛盾,因为诗人所说得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拥有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所以又是一种牺牲。D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

4、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5、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社会意义的写作方法。课文行道树便是用了象征写作手法。B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白兔和月亮的体裁是寓言。C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D晏殊浣溪沙是一首唐诗。6、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

5、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老张的工作够忙的了,他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每天都要抽一点时间来养养花。B、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会有这满野的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C、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们,抓住这大好的时光,为理想而努力吧。D、我们班的男女同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庆祝大会。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目的。B、登上山顶了,同学们又轻松又高兴的那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C、今天如果要是工作不努力,明天就会努力找工作。D、通过调查,使专家们了解到了学生课业负担重的情况。9、关于钱塘湖春行说法有错误的是(

6、 d )(2分)A、诗的1、2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3、4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C、5、6句诗人用“乱”字勾勒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初生,浅绿醉人的景象。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晚春的西湖,描绘得生机盎然。10、下列作家作品年代连接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B、老舍济南的冬天现代C、曹操龟虽寿战国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朝阅读选文完成后面的选择题。济南的冬天(节选)最妙的是下点

7、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1划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喻体分别是( )(2分)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B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C本体是树尖上顶的白雪,喻体是白花。D本体是顶着白

8、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12对划波浪线的两个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描写黄白相间的山坡,春风化雪,不久人们就会见到山坡原有的颜色。B表现济南冬天的温和,雪化了,有水在山坡流动;“山的肌肤”指山坡的草地。C描写济南冬天的温和,有水蒸气蒸发升腾的美景,不久雪就会全化了,山坡上原有的颜色比雪色更美。D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山的肌肤”指春天来临后满山的花草。13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 )(2+1分)A、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好像日本看护妇D、实在是太秀气了14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3分)( ) A、冬天的群

9、山 B、雪后的济南 C、雪后的小山美 D、冬日雪后的济南15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16、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1)观沧海这首诗中借助奇特想象表现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诗句是:_,_。(3)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4) 默写出次北固山下中的颈联: (5) 何当共剪西窗烛, (6)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文章阅读与理解(一)春 (13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

10、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这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

12、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7、春的作者是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文的体裁是_ _。(2分)18、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 )、( )、( )、( )、( )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5分)19、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是: (1分)20、描写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是: (1分) 21、最后3段,用了三个比喻,赞美了春天的 。(1分)22、课文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用得好些,谈谈你的看法。(3+3分)(1)小草从土里钻(长)出来。 _(2)蜜蜂嗡嗡地闹(叫)着。_(3)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吹)着你。_(二)特别的奖励(12分)恢复高考那年 , 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姓宋的老头,据说解放前他当过兵。第一堂英语,宋老师将一张手写的字母表挂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