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4851951 上传时间:2024-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四川省巴中市重点中学高三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时期,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秦昭襄王晚期将“迁”纳入律令体系,使其稳定化与制度化,成为刑罚的一种。秦国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A扩大王朝统治疆

2、域B瓦解地方反抗势力C巩固宗法血缘体系D适应集权政治发展2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二十世纪的突出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完全自由竞争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D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全面衰退3史学家认为:“古代社会,尊祖敬宗祭祀祖先是生活中的两件大事之一,不敬祖先是极其可耻可怕的。 主祭祀权牢牢地不可分割地掌握在大宗手里,大宗的地位因主祭祀权被突出了,通过宗法系统,血缘 关系政治化、等级化了。”材料试图说明的是A等级制通过血缘政

3、治体现B大小宗的地位反应等级制C祭祀权力掌握在大宗手中D等级高低体现出宗法关系4在历史上,教育只是局限于贵族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代人都是巴黎和博洛尼亚而非雅典和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和接班人”,是因为A经院哲学的产生B大学的兴起C骑士文学的盛行D市民文学的出现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国家地区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入14939364755高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

4、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6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对丧事不宜过份铺张火葬用的木柴,不得用斧削光。埋葬或火化时,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紫色的以一件为限,奏乐的人以十名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抓面毁容,也不得无节制地嚎哭。”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宜扬神权迷信色彩B维护贵族特权利益C内容广泛条文明晰D推动风俗文明进步7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

5、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81983年人民日报刊登福建农民合股组织长途贩运的消息,认为长途贩运对国家、集体、社员都有利。随后中央文件正式允许“农民个人或合伙进行长途贩运”,长途贩运不属于投机倒把范围。这反映出当时A商品经济在农村的发展B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结束9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A铁路和轮

6、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10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对某次战役有如下描述:“7月1日晨7时整,英、法军队从战壕中一跃而起,头戴钢盔和防毒面具,配合各种最新式兵器,以及炸弹、迫击炮、轻重机枪,在所有炮火支援下,扑向45公里战线上的敌人。”他描述的这次战役发生于下图ABCD11如图是我国国家邮政局1998年发行的一枚邮票,以纪念为新中国诞生奠定基础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主要影响是A揭开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B人民解放军从此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C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D有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推进民

7、主进程121932年英国联合执政的保守党、自由党在关税问题上产生分歧,在内阁委员会提出一项总体关税报告之后,四名内阁成员就递交了他们的辞呈。但是,新首相麦克唐纳发表声明:允许持有异议的议员通过演讲和投票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并劝说他们收回辞呈。麦克唐纳这一做法A有利于英国内阁行政效率的提高B造成英国内阁集体负责制的失效C有效地维护了英国政府内部团结D给内阁集体负责制运行带来挑战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纹章的时代流转纹章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战争中战士们所使用的盾牌形状或上面带有的简单符号,这些符号图形在战争中发挥着区分敌友的重要识别功能。中世纪的欧洲,士兵或仆从的头盔、旗帜、

8、马饰、衣服等其他物品上,均装饰有其隶属主人的纹章。1547年爱德华六世即位后,英国议会法令明确规定,宗教法庭所使用的印章必须刻上国王的盾形纹徽。到伊丽莎白后期,除了国王的徽章,其他私人徽章几乎全被取消。17、18世纪,刻有纹章图案的瓷器在欧洲盛行,皇家、贵族及普通平民,都可以在生活用品中展示自己的纹章。问题(1)17、18世纪的欧洲有哪些历史运动推动了普通平民也可以拥有自己的纹章?(2)根据材料,分析纹章在时代流转中体现的政治含义。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十字军东征(1096-1291)之后的几个世纪时间里,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一个缓慢而逐渐的过程。城镇变得越来越

9、富有,封建领主却越来越穷城市不断地成长壮大。”房龙人类的故事问题:(1)在欧洲中世纪,“权力由封建城堡向城市的转移”是指什么现象?转移的是什么“权力”?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世纪“城市不断成长壮大”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答案解析】秦国“对新取得地方之人民,恐其反复,故令徙之他处,而以赦免之罪人迁实新地”主要是为了瓦解这些新占领地区的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这些地区的反抗势力,从而达到加强对地方统治的目的,而将“迁”入刑的根本原因是集权社

10、会的基本成型,只有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君主才可以通过律令体系直接支配每一个人,才可以通过包括刑罚在内的各种方式使他们成为迁移的对象,故选D项;这些迁移的地区都属于秦国统治区域,与扩大王朝统治疆域无关,排除A;B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秦国这些举揹利于削弱地方宗法血缘体系,而不是“巩固”,排除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秦汉“以迁入刑”的目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2、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国家干预调控,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限制

11、了经济的自由竞争,所以答案选C,A项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 B项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考点: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3、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大宗地位通过主祭祀权而体现,以祭祀权的大小高低形成政治化、等级化的血缘宗法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并未强调血缘政治对等级划分的影响,排队;B项,题干中以祭祀权体现大小宗地位,并非以大小宗地位反映等级制度,排队;C项,题干强调的是大宗掌握主祭祀权,并非所有祭祀权都在大宗手中,排除。4、B【答案解析】西欧大学的兴起打破了“教育只是局限于贵族阶层”的局面,故B正确;经院哲学是一种为宗教神学服务的思辨哲学,不符合题

12、意,排除A;骑士文学以描写已居于封建阶层的骑士的爱情和冒险故事为主,排除C;市民文学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排除D。故选B。5、D【答案解析】根据题干“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可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说明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D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题干体现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不均衡,农业和工业比重减小,服务业比重增加,排除B。题干反映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不平衡发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6、D【答案解

13、析】材料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对丧事习俗的规定,主要体现的是简洁文明行为的规定,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D正确;材料未涉及宣传神权迷信色彩,A排除;材料未涉及对贵族特权利益的维护,B排除;材料仅涉及是丧礼习俗的规定,C排除。故选D。7、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五四运动,重点是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傅斯年认为在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A和B在五四运动前已在中国出现,而C项在材料中未能体现。“将来是社会的觉悟”只有D符合,五四运动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人民群众开始觉悟,到社会的觉悟正是广大平民经过思想改造的过程。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8、A【答案解析】伴随农村经济体

14、制改革进行,农民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其农产品也通过长途贩运进入市场,反映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A正确;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排除B;1985年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排除C;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政策统购统销政策逐步取消,排除D。9、B【答案解析】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可知,体现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生产,B项正确;铁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

15、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没体现,D项错误。10、D【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7月在图中处开始的索姆河战役中,英、法军队使用了最新式兵器,付出了最多兵力,是一战时期最惨烈的一役,D项正确;处凡尔登,处马恩河,处瓦兹河都不是一战中使用到各种最新式兵器的战役,ABC三项错误。11、C【答案解析】依据材料“为新中国诞生奠定基础”“攻克锦”等信息来看,该事件指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C正确;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而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A排除;渡江战役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B排除;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推进民主进程不是辽沈战役主要影响,D排除。故选C。12、D【答案解析】本题以英国内阁集体负责制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责任内闾制下,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