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4851860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一)单元概述第二单元围绕“正义必胜”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课文,卢沟桥烽火描述了正义与邪恶在卢沟桥边的较量,展现了中华儿女奋起抗击日寇侵略的动人画面;半截蜡烛展示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与爱国情怀。战争期间,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也有侠骨柔情、菩萨心肠。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体现了编者的慧心,揭示了拒绝战争,渴望和平才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如果说卢沟桥烽火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本色,那么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则表现了中华民族的“ 菩萨心肠 ”。这两个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真实故事,编排在同一单元,收到了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之效。 (二)教学目标1、学会

2、21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熟记“同仇敌忾”、“如火如荼”、“至仁至义”等成语。准确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表演半截蜡烛这个故事。3、积累有关战斗的成语,收集爱国方面的古诗。4、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发生的小故事。5、口语交际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三)教学建议卢沟桥烽火: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半截蜡烛:体会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三个主要人物的内在品质,组织学生编排演出课本剧。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搜集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抓住细节,体会聂将军的高尚品质,想象40年后的谢恩情景。习作2:写一写老师不在场时,同学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要把最精彩、最动情的地方写具体。练习2:语文和生活是认识一些农具,了解用途,诵读与欣赏安排的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口语交际是增强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课时安排卢沟桥烽火 2课时半截蜡烛 2课时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2课时习作2 2课时练习2 3课时5卢沟桥烽火教材简析本课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

4、,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课文条理十分清楚,按照时间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具体地记叙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课文内容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其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读准多音字“爪”、“咽”、“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攻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是教学

5、的重点。理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险恶用心是教学的难点。6、半截蜡烛教材简析本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整篇课文始终让我们关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强烈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情节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新词;3、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

6、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材简析本课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全文语言朴实,内容真切感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生词;3、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4、凭借具体语言材

7、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品析聂将军是怎样倾心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的。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习作2教材简析教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习作要求提示。要求学生写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事。第二部分是例画。例画中描绘了老师不在教室时,同学们各种“活跃”的表现。教学目标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

8、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教学设想“习作”是“记一件好趣错事”,要求学生写别人不知道的,谁都没告诉过的事,相对来说写作内容比较简单,关键在于让学生独立审题、选材、构思、写作和修改,说出心里话,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自我表达”的思想内容,也许不一定健康,作为教师万不可上纲上线,堵塞学生表达的欲望,只有“疏”才便于“导”。写出好事、趣事自然好,当学生写出错事后,教师要善于发现他是否在“忏悔”,要善于寻求教育良方。虽然是错事,但写得具体生动,以此为切入点,可以表扬激励,教人求真求善;还要注意保密,让学生把本次习作写在安全的地方,请自己信任的教师、家长或同学评判,反复修改,永久珍藏。练习2

9、教材简析本次练习安排了五次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农具并了解其作用,能说出一些诗句中的农业生产和什么农具有关,让学生能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2、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并能联系背景知识了解诗人的心理和情感。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4、以口语交际来增强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学写毛笔字。教学设想1、语文与生活 “ 课标 ”明确指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学知识是为了运用,是为了向能力方面转化 ”。 本题从认识农具、了解农具的用途入手,有机地把认识事

10、物与复习巩固生字词、查字典等语文基础知识结合起来,把复习古诗与理解古诗中的农具 ( 字、词 ) 联系起来,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既富有情趣,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活用语文。这种全新的设计给我们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语文教育环境,让学生爱学语文,学有用的语文。 2、口语交际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作相关的准备,最好能准备文字材料,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增强训练效果,只要学生聊的是当前的热点话题,表达的内容健康向上、清楚、明白,都应加以鼓励。3、写字教学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要反复抓、抓反复,特别是强化“读帖”的技能训练,做到写字要正确、规范、整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