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484885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人文教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策略: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

2、”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出示课件: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检查预习情况。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2、认读多音字“假、都”。3、提名分节读课文。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来到天都峰(1)在、脚下(2-5)爬上、(67)爬上、之后(810)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

3、做上记号)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3、提名读,齐读。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五、理解课文310段。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

4、,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六、布置作业用“终于”写一段话。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来到天都峰(1)在、脚下(2-5)爬上、(67)爬上、之后(8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