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4846790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过关测试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过关测试一尊严是心灵的防线古人云:“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这刚骨就是尊严。普列姆昌德说:“对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东西是尊严。”而尊严跟心灵密不可分。一个人的心灵是否充满真、善、美,从一定意义来说,就取决于他是否有尊严以及能否守护好它。一般来说,君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小人,则相反。换言之,前者的尊严成了其心灵的防线,后者的尊严 早已消失殆尽。如果心灵失去了该有的保护,就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伤来自外界的诱惑和自身强烈的欲望等,都会去破坏心灵,进而使人蜕变、堕落。(A)因此,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拥有尊严并且要守护好它。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做人的尊严,那么他就失去了做人的骨气,(B)所以,古希

2、腊有这样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没有尊严,一个人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可能沦落为妖魔鬼怪,或者说,一个人原本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因为没有了尊严,他可能一无建树,误入歧途,甚至遗臭万年。杀死岳飞的秦桧、甘当卖国贼的汪精卫等,就是这样。也许,在平时坚守尊严不是困难的事,可是,一旦遭逢特殊的境遇,坚守尊严往往就成了君子所为。当年,孔子在游学中,曾被陈、蔡两国的服劳役者围困在野外,弟子们惊慌失措,孔子却照样给大家讲学。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守节操不动摇,小人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样的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就是说,在逆境中坚守尊严,更需要一个人的品质保

3、证。(C) 当然,尊严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自己去争取。就像美丽的蝴蝶竭尽自己的全力,不畏艰难,破茧而出,才舞出精彩,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D)所以,卢梭呼吁:“每一个人都应该维护自己和祖国的尊严而努力。”巴斯葛说:“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只有思想高尚,我们才有尊严.当我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高尚时,尊严才会真正成为我们心灵的防线。7.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尊严是心灵的防线 B.尊严跟心灵密不可分C.尊严不会从天而降 D.尊严来源于思想的高尚。8.下列的论证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云:“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这刚骨就是尊严。普列姆昌德说:“对人来说,最最重要

4、的东西是尊严。”(引用论证)B. 如果心灵失去了该有的保护,就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损伤来自外界的诱惑和自身强烈的欲望等,都会去破坏心灵,进而使人蜕变、堕落。(举例论证)C. 一般来说,君子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小人,则相反。换言之,前者的尊严成了其心灵的防线,后者的尊严早已消失殆尽。(对比论证)D. 就像美丽的蝴蝶竭尽自己的全力,不畏艰难,破茧而出,才舞出精彩,赢得属于自己的尊严。(比喻论证)9.在文中标注字母的地方,下面事例所处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年,画家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有个洋学生向他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去天堂学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义正词严地说:“我们代表彼此的国家,等学习结

5、业,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才。”从此以后,徐悲鸿刻苦努力,最终他的作品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从此对中国人刮 目相看。坚守本真,绽放生命光彩面对缺陷,有人认为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获得赏识。而我认为,坚守生命的本真,依靠实力,才能绽放生命光彩。因为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任何领域都能展现自我,演绎生命的精彩。“躬耕陇亩”的诸葛亮,无需周游于群雄,将自己的品行节操寄予清风,即可闻名遐迩。“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无需巴结权贵,将自己的理想人格托与南山,亦在文坛称杰。他们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本真,却凭本真在历史上留下绚丽篇章。“酒香不怕

6、巷子深”,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何处都能发挥本领,造福苍生。不管是一贬再贬的苏轼,还是背井离乡的林则徐,他们都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管是在水患肆虐的江南,还是在风沙肆虐的边疆,只要有真才实学的人在,总会有苏堤,总会有水利,总会有黎民百姓苍生的福祉,因此,金子般的人才无论身处何方,都会被百姓所尊重,都会被历史所记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这是在人们心中视同真理的思想,于是便有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诚然如此。“蓝领专家”孔祥瑞,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了不平凡的光彩,用技术创新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身下到稻田,研制出举世无双的超级水稻,为中国以及世界解决了

7、难题;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是金子,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了价值,他们没有因环境的艰难、工作的艰苦而放弃本真,他们是最璀璨夺目的明星。来源:Z.xx.k.Com反之,一味地掩饰和造作,只能使自己堕入虚伪的深渊,对人、对己、对社会都不利。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不都是盲目借鉴、不懂得珍惜自我价值的典型吗?坚守本真,用实力打造人生,用智慧充实人生。不要羡慕“高床暖枕”的舒适,不要奢求“飞黄腾达”的富贵;而是做一个本分、踏实、勤勉的人。坚守住本真,脚踏实地、默默耕耘,让自我的舞台上绽放出生命至纯至真的光彩!【注释】诗句出自唐朝虞世南的诗蝉,意

8、思是:蝉餐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寓意君子应象蝉一样居高而声远,而不必凭借、受制于它物。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只有改变自己才能获得赏识。 B.坚守生命的本真,才能绽放生命光彩。C.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D.做人要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耕耘。8下列论证方法文章第段没有使用的一项是( )A.道理论证 B.举例论证 C比喻论证 D对比论证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都是用名言佳句引出文章的分论点。B第段从反面的角度分析盲目借鉴、不珍惜自我带来的后果,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C第段得出结论,号召人们做一个本分、踏实、勤勉的人,让生命绽放光彩。D文

9、章的结构样式是:“分总”式。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了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

10、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11、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理的人应当更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 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5下列各项中,不是直接阐述“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的一项是( ) A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 B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

12、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C这些经典化为文化基因融人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 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D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6下列对有关内容和论据、论证方法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语言与图像相比,语言的抽象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B文言与白话相比,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 创造的语言空间。 c作者例举于右任望大陆一诗,意在证明台湾的炎黄子孙希望早日回归大陆的爱 国情怀。 D文中运用比喻,论述了中国古代经典源远流长,一直为炎黄子孙提供文化养料。7下列对作者观点态度及论证过程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的

13、一项是( ) A第段第一二句谈“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第三四句由第一二句引出并隐含“要 学文言懂文言”,否则就没有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由此 可知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中国人要学文言懂文言。 B第段承第段第一二句进一步阐明“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第段承第段第三四句论述的是:即使文言难懂难学,也要学文言懂文言。因为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典雅的语言来表达,而文言文,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c第段继续论述要“学文言懂文言”,即使生活在图像时代也要学文言懂文言。因 为语言比图像具有想象空间,而语言中的文言比白话更具有再创造的空间,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D第段

14、高度赞扬望大陆所抒发的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思乡之情。第段作者认为:曾经有人说的“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造成了“文言传统的断裂”,而“文言传统的断裂”造成了“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最后强调“学文言懂文言”的重要性。尊严是心灵的防线A B D坚守本真,绽放生命光彩7.B 8.D 9.D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5B论述的是中国人要学文言懂文言的必要性。6C例举于右任望大陆一诗,意在说明文言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唯有用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思乡之情。7D第段不是赞扬这首诗抒发的思乡之情,而是说这首诗因为是用文言写的,才显得如此回肠荡气,主要是承前阐述“文言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强调文言的魅力。从第 段的“反思”来看,曾经有人说的“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是造成“文言传统断裂”的因素之一,不是全部因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