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闹”到“理性”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4846739 上传时间:2022-07-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热闹”到“理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热闹”到“理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热闹”到“理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热闹”到“理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热闹”到“理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热闹”到“理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热闹”到“理性”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三度设计上学期,我对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曾三次进行设计,并通过在不同的 平行班试上,收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反思这节课的研磨过程,我发现,操作活 动的合理安排使课堂教学从“热闹”走向了“理性”。 课堂回放师: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 三角形?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 5 根小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 3、4、5、8、6(单 位:cm),同学们小组合作,看在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 成,把你们的研究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老师提供的表格如下:表(一) 能围成三角形的 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cm)表(二)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 三

2、根小棒的长度(单位cm)学生活动了 10 分钟,然后开始汇报。生 1:能围成的有 3、5、6; 3、4、5; 3、5、8;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想把各组记录的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中,当学生说到 3、5、8 这一组数据时,老师打断学生的汇报:“同学们,这位同学说3、5、8这一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你同意吗?”学生迅速去找自己小组记录的数据,有的找到了,认为能;有的没找到,他 们组还没有摆出这种情况。大部分学生不置可否,下面等待汇报的数据还有很多, 这一组数据没法及时处理。接下来的汇报,学生依然不能迅速做出反应。无奈之 下,老师只好硬生生地讲解了下面的内容,下课铃响了,老师草草收兵。思考一:操作要求应

3、指向明确,不要造成学生的盲目操作。在本次操作活动中,由于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一部分学生不 会围三角形,以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8学生连“围”三角形都不会,他们怎么去研究三边关系呢?而且,在操作过 程中,学生急于去找各种不同的摆法,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上。操作要求的指向不明确,造成了学生的盲目操作。思考二:操作内容应化繁为简,不要造成学生的混乱操作。上面的操作活动老师给学生提供了 5 根小棒,这 5 根小棒会出现 10 种不同 的组合,数据又多又乱,课堂上学生不停地换取小棒,忙得不亦乐乎。操作一直 持续了 10 分钟,学生还没有从活动中抬起头来;记录时还有部分学生把 3,

4、5, 8 和 5,3,8 当成两种摆法来记录。所以,学生在汇报时多次出现错误,其他学生 都无法迅速做出判断。数据的繁多、杂乱,使学生操作混乱。针对以上两点思考,我做出如下调整:1、先让学生明确怎样正确“围”三角形。2、减少数据,抽掉一根小棒。 按照调整后的教学思路,我在另一个班试上,但是课后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课堂回放老师先在投影仪上示范三角形的正确围法,然后给学生提供了两组数据的小 棒,4、3、6和1、3、6 (单位:cm),让学生试围三角形。汇报时先展示能围 成的,再展示不能围成的。统一认识后,师生一起把数据填入表格:表(一) 能围成三角形的 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cm )表(二) 不能围成

5、三角形的 三根小棒的长度(单位cm )476147146176师:同学们收起小棒。观察表(二)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生1:1+4 7,1+4 6,不能围成三角形。师: 1+6=7,能围成吗?生:不能。师:那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边指表(一)中的数据边问)。生:4+76。师:那 4+6 与 7 比呢?7+6 与 4 比呢?生:都是大于。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每两根小棒的和都大于第三根,就能围成三角形。师:也就是说,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板书结论。思考三:操作过程应体验为重,不要让学生仅为结论而操作。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收起小棒,从数据中总结规律,是这次操作活动

6、最大的败笔。这样的安排剥夺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学生没有从“摆” 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缺少鲜活的生命力!如果学生的操作活动仅为结论而设,不重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那这样的操作活 动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到底有多大作用?对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到底有多大价 值?针对以上三点反思,我对这节课的操作活动“三思”而“后行”,第三次对 本节课进行设计,然后在平行班试上。 课堂回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 4 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4,7,6(单位:厘米),让学 生试围三角形,对于 1,4,7 这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学生出现了两种意见, 有的认为能围成,有的认为不能围成,双方激烈争论

7、。师:我们一起来研究1、4、7 这一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双方各选一名代 表在投影仪上摆给大家看,认为能围成的先摆。正方学生摆法如下:147反方学生立刻反对:这样摆不对,一上课就说了,要三根小棒首尾连接。 师:好,反方代表来摆。反方摆法如下:7反方学生:这种情况是摆不成的。师: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全体学生:同意。师:有句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大家想:为什么摆 不成?生 1:上面的两根小棒太短了。生 2:下面的那根太长了。生 3:上面的两根太短,他们碰不上头。师:“碰不上头”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正因为“碰不上头”,所以才不能“围” 成三角形。师:那既然上面的两根太短了,我们

8、换掉一根好不好?生:好。师:大家猜,如果我们要把 4cm 的拿掉,换成多长的才能碰上头呢? 学生一致认为:换成 6cm 的。师:好,我们就换成 6cm 的。 老师在投影仪上模仿电视上的慢镜头,做动态演示如下:7 边演示边问:没碰上头,该怎样动小棒?生:把上面的两根往下压。 全体学生全神贯注,老师慢慢地压下去,直到上面的两根小棒与 7cm 的重合。 老师故意舒了一口气:哎呀,同学们看这次碰头了,是吧? 生:碰头了。稍微停顿,立刻有学生反应过来:老师,这样就不是三角形了,成了一条线 段!其他学生也反应过来:对,对,不是三角形了。 老师故作惊讶:呀,确实不是三角形了!“1”和“6”这两根小棒能碰头了

9、, 怎么还不是三角形呢?生:因为没有拱起上面那个角,所以成了一条线段。 师:“拱”这个词用的太好了!没有拱起上面那个角,说明什么? 生:上面的两根小棒还是短。师:嗯,要想围成三角形,还需要再换小棒,那么可以换掉哪一根小棒呢?“三思”而“后行”的这节课,使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碰不 了头”、“拱不起角”这一现象,使他们深刻地体验到为什么“在三角形中,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体验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 样的体验才能使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实现操作活动的价值最大化。三角形三 边关系的三次设计,使学生的操作活动从盲目到明确,从混乱到有序,从重结 论到重体验,从而使课堂从“热闹”走向“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