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484600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3、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来【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知识链接】或【复习准备】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成灾。探究一、阅读教材P98及图412思考: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究二、阅读课本P100P101,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

2、是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4)、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思想? 【我的疑惑】1、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课本P101的活动2、请同学们思考课本P100的活动3、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吗?4、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2-21),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A B C D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是基础, 是条件, 是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与 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 ,更要追求 ;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倡导_和_ _ _。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以图2-21 为目的,创

3、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3)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工业产值、利润工作、技术人员 铁矿石、煤炭 土地、水、空气 厂长、经理、车间主任 钢材 工业“三废” 生活垃圾【我的收获】一、选择题: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7年12月11日发布了会议决议草案,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2、“竭泽而渔,岂不得鱼,

4、而明年无鱼”。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3-4题。3、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4、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图2-2-4二、综合题:5、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225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

5、题:(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和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A预案天然气广泛取代煤B预案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的现状C预案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石油、天然气等(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问题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6、图2-2-3中3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C表明单位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

6、移的趋向是 。(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是 。(4)从可持续发展原则出发,这种转移违背了 原则。图2-2-3答案:课前准备区1、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2、(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既要使人类的各

7、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可持续发展包含: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课堂活动区:1、(1)材料二所采用的生产方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种生产方式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也构成了威胁。 (2)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发展的观念权利的观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3、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

8、不同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做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指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总的生活质量及领域的改善。4、(1)A人的管理调控 B生活废弃物 C生产废弃物 D劳力、科技 (2)生态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数量的增长 质量的改善、效益的提高 清洁生产 文明消费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3)见右图达标检测区:一、选择题:1、B 2、B 3、B 4、B二、综合题:5、(1) 0.300.32;1.11.5;1.62 (2) (3)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4)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6、(1)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从城市向农村转移 (3)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的污染控制费用相差较大,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其根本原因是环境法规的地区差异 (4)公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