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4840179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乐园》教学设计[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乐园教学设计下东营小学 宋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P110-P111。教材分析:“重叠问题”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书法小组和绘画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

2、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今天我们以比赛的形式来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看到老师黑板上的两棵树了吗,左边这棵树属于男生,右边这棵树属于女生,回答问题精彩的同学你的树上会相应的结出一个绿色的苹果,最后哪队的苹果多哪队就

3、获胜了!一、组织谈话,引入活动情境。上课前,我们先热热身,老师考一考大家,看谁的反应快。1. 读完南菜园小学需要多长时间?2. 一年中哪个月有28天?3.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4.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可是他们只买了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 什么?你可真聪明!因为爸爸的身份既是爸爸又是儿子(图)爸爸的身份是重叠的。下面我们正式上课.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重叠问题!二、巧妙设题,直观感知1、出示通知。师: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给每班发了一个通知,谁来读读通知的内容。通知为迎接2019年六一儿童节,学校定于5月24日、25日下午分别举行书法、绘画比赛。要求:每班选5

4、名同学参加书法比赛,6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 教导处 2019年3月25日师:根据学校的通知要求,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怎么算的?(11人,5611)果真是这样吗?(如果出现不同答案:到底谁说的对呢,我们先看看我们班的情况)1、 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课前在班主任的帮助下,选出了一些参赛同学,并将相应的通知单发到他们手中,现在请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拿着你的通知单站到左边这个圆圈里(举起呼啦圈再放下),请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拿着你的通知单站到右边这个圆圈里(举起再放下),开始!(如果两个不站圈)问:你们2个为什么不站到圈里呢?(如果两个站进去)两边的同学看一看你们组的人数对不对?(不对)哪里不对?(我们组少2个人)少哪两个人?( )师(问那两个人):你觉得你们站的对吗?为什么?生:因为我拿到了两个通知单(我两个比赛都参加)师:原来是这样,那可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帮帮他们,让他们也站到正确的位置上?(提示:能不能通过移动两个圈达到目的呢?)生上来摆师:这个圈在地上大家看不见,你能描述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吗?(生:把两个圈重叠起来。(课件)是不是像这样?师:那重叠的这一部分表示什么?生: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师:那谁应该站在这里,请站进去)生:把两个圈重叠起来,让他们两个站进去师:(指着课件)是站在这里对吗?那中间重叠的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