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4831663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车船自力靠离泊操纵.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力靠泊操纵的基本步骤 单车船自力靠泊操纵,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抛好开锚,带上头缆,绞靠船首,靠拢船尾。抛开锚的工作,是靠泊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单独看作是的抛锚过程。上头缆、靠船首和拢船尾,是移泊过程,从开锚点移到码头。把靠泊操纵,分解为抛锚操纵和移泊操纵,有利于分析和部署。进行移靠操纵前,专心致志做好抛锚工作;抛下开锚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部署移泊操纵。这四个步骤,是环环相扣的,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基础,后一步骤要修正前期工作留下的不良后果。 抛好开锚的操纵,与驶往锚地抛锚的操纵基本相同,只是位置更窄,要求落锚点更加准确。控制好余速,选定抛锚点,淌航到抛锚点,提前开出倒车,在船舶基本停止

2、时,抛下开锚。抛锚以前必须开出倒车,而且,把船舶基本倒至停止;判断倒车后船舶是否停止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是倒车排除流到达船中附近。 带上头缆的操作,抛开锚的工作完成后,根据船舶位置,用内舷满舵,微进车,使船舶内转,控制船首接近码头到撇缆能够上岸的距离,并且最好能在此距离内缓慢停留一定的时间,以利于船首人员送缆上岸。上头缆的操纵,是移靠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工作,需要操船者准确判断距离和船舶惯性、胆大心细的使用车舵,需要船首船员撇缆技术和力量,需要码头带缆工人的密切配合。头缆上岸后,船舶由在航状态,变为系泊状态,此时,靠泊操纵可以说成功了一半。 绞靠船首的操纵,是绞进头缆,松出开锚,使船首先贴拢码

3、头。此时要防止船首绞拢速度过快,防止一次松链太多,保证锚链能控制船首。轻载船舶,船首吃水很小,首缆一受力,船首就快速向码头靠拢,应充分注意。 靠拢船尾的操纵,是在船首基本贴近码头,同时受锚缆控制时候进行的,可以用车舵靠拢,也可以用尾缆绞拢;船尾靠拢速度过快,防止船尾碰触码头的方法,只有内舷满舵进车。首尾缆绳受力不配合,使船舶转动,或者使船首碰触码头,或者开锚锚链拉力的作用,船首不靠拢码头或者外转,船尾就迅速内拢碰触码头。这是在船舶接近靠好码头的收宫阶段,操纵者稍为放松警惕时候常常出现的险情。所以,在船首贴近码头时,迅速把锚链松到垂直,至关重要。 各种靠泊模式操纵 顶风流靠泊。顶风流的靠泊,利用

4、风流作用力的横向分力,使船舶有限度的横向移动,解决靠泊中的横向移动问题。通过调整风流压角度和整锚链的受力大小,以调整船舶的靠拢速度。根据风流速度,船舶载况,从小到大去调整受流受风的角度,以得到合适的横移速度。发现船舶转动过快,立即用车用舵领直船身,使船首顶流。特别要防止横风横流的情况出现。横风横流会使风流的压力陡然增加,甚至出现不能控制的局面。 无风流靠泊。无风无流时的靠泊操纵,是真正的车舵锚缆的靠泊操纵,既没有风压流压的有利因素可以作用,也没有其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防止,只要考虑车舵锚缆的作用力。没有风流的影响,就没有被压向下风下流的危险。船舶只要以尽可能低的余速,以大于20小于60的靠拢角,

5、到达开锚位置点抛下开锚,同时用倒车把船倒至致略有后退之势,再内舷满舵进车,内转船首入泊,带上头缆,然后绞缆松锚,靠船首,再用车舵靠上船尾。 开风的靠泊。开风的靠泊操纵,其困难之处,是在余速不太高的情况下,对抗开风的作用力,操纵船舶贴近码头。带上船首缆绳,将原来由车舵锚控制的在航状态,变为由车舵锚缆共同控制的系泊状态,防止了船舶被压向下风的危险局面。在低速的状况下,船舶的危险处境,不仅来自码头,也来自码头的对开的下风位置,如果港池是很窄的,就要有足够的防备。为了对抗风压,只有采取较大的靠拢角进靠,甚至用接近90的丁字形入泊方式,或者拖锚开车进靠,务求尽快带上首缆。首缆带上岸以后,即使船舶靠拢角9

6、0,通过加长缆绳的方式,总能把尾缆带上码头,把船尾绞拢。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开风来自岸上,绞拢船舶时还不容易碰压码头。 拢风的靠泊。拢风时的靠泊,防止靠拢速度过快,特别是船尾。进靠时,以大于1L的横距,占领上风位置的原则,驶往泊位外档,抛下比正常情况至少多1.5B锚链的开锚,同时倒车把船停止,锚链受力就松;保持有一定的靠拢角,使船首先靠近码头为宜;如果靠拢角为零或者接近为零,那就要倒车拉船略有后退,为内舷满舵进车甩尾做准备。当船尾接近码头时,内舷满舵进车,在船离码头约2m时,航向平行码头,并且没有左转或者没有右转,然后停车,及时松锚至垂直,在风压的作用下,船舶平行的靠上码头。 丁字形的靠泊。丁字形

7、的靠泊操纵,是靠拢角度90或接近90入泊的操纵。这种接近垂直的入泊方式,当然不好,不但危险性高,而且速度慢,操纵也困难。有时候又不得不要使用。其一,码头环境因素造成,如靠泊直角的码头泊位时;其二,吹较强开风时,为了对抗风压力,减少风致漂移,不得不采取的丁字形靠泊;其三就是进靠过程中靠拢角没有摆好,出现的要丁字形入泊的尴尬局面。要做好丁字入泊的操纵,从窥避最大危险出发,就是余速控制得足够的低;这个最低的余速,是即使倒车开不出来,仅凭双锚的拉力,也能把船拉停在安全距离内,不危及码头船舶的安全。所以,尽可能低的余速,及时的开出倒车,及早的抛下开锚,三样都做好,有备无患,丁字形靠泊是可以操纵的。 顺流

8、抛锚调头靠泊。在某些有流的港口,船舶顺流到达泊地后,需要调头顶流才能靠泊。顺流抛锚调头靠泊连续完成,也就是把调头用的锚,同时用作靠泊的开锚。此种靠泊方式,具有操作时间短,操作简便,调头可靠性高的优点。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果速度控制不好,对码头安全构成威胁;如果调头前就是外舷受流,船尾会被压拢向码头,形成进退维谷的局面。使用这种种靠泊方式,需要具备如下条件:合适的流速条件,2节以内可以操纵,以0.5节1.5节为好;良好的船上操纵设备条件,主机启动性能良好,最好是CPP或者离合器传动动力的船舶;落锚前的余速1节左右,而且倒车已经启动;开锚的横距最少必须大于0.5L;抛锚前内舷受流,流压角至少大于2

9、0;操纵者和船舶本身都要具有较好的低速控向能力。其操纵方法如下:根据泊位位置,目测定出开锚点的大概位置,船舶以尽可能低的余速,与码头保持不小于1L的横距,淌航靠近泊位;同时修正航向,使船舶保持内转,以缩小横距;到达抛锚点以前,根据距离和余速大小,把倒车开出来,调整合适的倒车力量;当船首到达抛锚点时,抛下开锚,锚链至少被送出2节以上到水,才可以刹住;根据船首离码头的距离,决定把船倒至停止或略有向前或后退,然后停车;此时,船舶在锚链拉力,流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原来内转惯性,慢慢的内转调头。如果流速较强,调头会很快,并且船会被压向下流位置;如果流弱,调头很慢,还要内舷满舵进车帮助才能完成调头。调头

10、完成后,就是顶流的靠泊操纵,按顶流靠泊的方法进行操纵。 自力离泊操纵,所依靠开锚拖拉船首和内舷舵进车离开船尾。有首先离、尾先离平行离三种方式。决定使用何种离出方式,对离泊操纵很重要,搞错了方向,有利因素就会变成了不利因素。利用有利因素,避开了不利因素,是决定离出方式的依据。 1、决定首尾先离的因素和方法 决定离出方法的因素有环境、风流、锚链长短和离后操纵等等。泊位的前方环境清爽,而后方是码头,或者浅水区域,船舶离出后不能向后移动的,采用船首先离; 泊位的后方清爽,而前方是码头,或者是浅水区域,船舶离出后不能向前移动的,只有尾先离。 正横前外舷来风,船首先离时,风舷角逐渐减少,风压向码头的力量也

11、就逐渐变少,有利于离泊;正横前内舷来风,则风舷角逐渐变大,风向离开码头方向的分力也增大,有利于离出。正横后的来风,也是根据离出后风舷角的变化,有利于离泊而采用了船尾先离。 顶流首先离,顺流船尾先离使船舶内舷受流,利用流压力的横向分力,推船离开码头。在操纵中,要使船舶明显的内舷受流,避免在内舷受流不明显的情况下,倒车或者绞锚,变成了外舷受流,使自己陷于被动。至于有拢流和开流的码头,按拢风和开风的情况处理。 开锚太短,拉船离开的力量有限;利用开锚的微弱拉力,在船首略有离开码头,可以进车后,不要把锚绞起来,直接进车,拖锚前进,使船首稳定的外转,帮助离泊。开锚较长,肯定可以把船首拉开,只是绞锚时间太长

12、,所以,尾先离开一定角度,再绞锚离船首。 船舶离出后需要掉头的,如果内转掉头容易,则采用船尾先离;如果外转掉头容易,则船首先离。无风无流的时候,倒车时船尾向离开码头的方向偏转的,船尾先离,倒车时船尾向码头方向靠拢的,适合船首先离。 2、首离法的操纵 在决定使用首先离法后,其操作步骤按如下顺序进行:解缆紧锚-前后单绑,然后绞紧锚链,内舷满舵;船尾最好能准备有碰垫使用;绞锚离首-留前倒缆,其余各缆全部解掉收起,开始绞锚;如果船尾没有活动余地, 要改为留后倒缆,以限制船舶向后移动;进车甩尾-随着锚链的不断被绞起,船首外转,船尾内转而接触和摩擦码头,此时有碰垫使用最好,尽量延迟使用进车甩尾的时刻,避免

13、船舶前冲过多,以至锚链受力过大而绞不起来;用进车甩尾时,前倒缆受力后,和车舵作用力,组成很大的内转力矩,使船首迅速内转,威胁码头,所以进车的力量要适可而止,及早提防;甩尾停车后,待前倒缆或尾倒缆松弛就解调,继续绞锚离出。 3、尾离法的操纵 在决定使用尾先离出的方法后,其操作步骤按如下顺序进行:解缆紧锚-首先前后单绑,绞紧锚链,解掉船尾所有缆绳,留头缆和前倒缆;进车甩尾-内舷满舵进车甩尾,船舶前移内转,解调松弛的头缆;根据前倒缆的受力和船首与码头的接触情况调整用车力度;达到所需的离开角度后停车。如果开尾角度不够,就勉强倒车绞锚,可能会造成离不开的后果;倒车绞锚-停车后紧接着就倒车,倒车力度稍大,可用到半速后退,利用当时最大的开尾角度,尽可能远的离开码头;绞锚时机要在倒车之后,最好是锚链松弛才绞锚;如果先绞锚,船首外转,船尾拢回码头,离泊就困难了。总结 单车船的自力靠离操纵的核心是对开锚的利用,所抛开锚的位置,决定开锚的方向和长度,也决定开锚拉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对船首乃至整个船舶的控制;此时锚链的松与不松,就是船首的拢与不拢,也是船尾的不拢与拢;锚链对船舶横移和转动的控制,也像主机对船舶进退的控制一样重要;锚链该松则松,该停则停;如果该松又松不出,该停又停不住,那是失控的开锚,也就失去了对船舶的控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