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4824191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研究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 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年 级:专 业:金融学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肯定了当前金融监管的组织架构与取得的成绩,其次从监管独立性及监管深度两方面阐述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再次从体系、制度、从业者三方面进行了对问题产生原因的论述,最后得出有利于解决我国金融监管行业问题的对策。我国金融监管总体状况相对良好,金融行业在其监管下正在蓬勃发展,但我国的金融监管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系、制度的不健全,从业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某种

2、程度上影响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并将在未来对金融业发展起到更深的影响,若能完善体系、健全制度、提高从业人员水平,中国金融监管将会有更高的监管效率、更好的监管效果。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体系;监管制度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financial system, the thinking of some problems of current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its causes are discuss

3、ed, and finally come to som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is relatively good, financial industry is being developed quickly, but it also contain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ystem is not perfect, employees are not qualified

4、 enough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are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and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in future.If the problems are solved properly,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will act more effectively.Keywordsfinancialsupervision;supervision system;control system 目录摘要IAbstrac

5、tII前言11.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概述21.1 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完备21.2 金融监管成果较为显著22. 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32.1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32.1.1 金融监管机构缺乏相应的独立性32.1.2 金融监管深度不足32.2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42.2.1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52.2.2 金融监管制度滞后于金融发展62.2.3 金融监管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63.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问题的相关对策73.1完善金融监管控制体系73.1.1完善监管当局监管控制体系73.1.2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73.2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83.2.1完善法律框架建设和相应的金融制度

6、改革83.2.2 完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83.3 提高金融监管从业人员素质93.3.1加强对金融监管理论的学习93.3.2加强对监管经验的学习9结论10参考文献11致谢12前言 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金融监管的难度不断增大, 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我国金融监管目前总体情况尚佳,监管体系相对完备、金融行业运行相对平稳,但还有很多不够完善之处有待提升,且金融系统的安全性正在受到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建立健全符合现代金融行业发展的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定地运行这一问题,正在被更多人所关注。文章简明阐述了我金融监管现状,分析了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找

7、出了相应的对策。1.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概述1.1 金融监管体系相对完备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大体由金融监管内容、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措施和手段和行业自律性组织等等要素构成。其中,金融监管机构是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内容。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五大机构架构而成,以上五家机构,形成国家级的“一行一局三会”的金融监管管理格局。五大机构通过发布和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对各类金融行为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它们最重要的职责是监控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使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监管要求为企业提供高效

8、优质的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机构针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经营运作以及市场退出三大方面实施监管。1在履行监管职责的过程中,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并完善金融业务经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金融机构成立的审批程序,为日后对其监管奠定政策和流程基础;通过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同时实施对监管对象现场及非现场监管措施;当发生系统性风险时,通过危机管理紧急介入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并安排适当措施应对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窗口指导、金融监管报告、诫勉谈话以及监管通报、诫勉谈话,以上都是金融监管部门在其日常工作中常使用到的几种专门的监管手段。

9、此外,行业自律性组织是监管机构实施金融监管的重要补充。它通过会员单位认可的公约对会员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并规范会员金融机构的运作。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是相对完备的。1.2 金融监管成果较为显著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注重监督各个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按照监管要求,总体完成了监管机构为其设置的经营职责和目标。首先是维护了金融体系安全运行。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对一国的政治、经济都有着深远影响。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一旦某家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或竞争失败,往往会引起多米诺效应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并且后果严重。我国金融业目前正在安全健康发展,就是得益于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有力

10、的监管保障。其次是保护了存款者的利益,为金融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提供客户资源。金融机构是货币信用的中介机构,吸收存款者的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保护了存款者的利益,才能使广大社会公众对金融体系树立信心,为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客户资源。而且,金融业涉及范围广,关系到广大百姓,一旦出现信用危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影响,甚至扰乱社会秩序。所以,金融监管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也为金融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再次,维护并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公平竞争。无疑,公平竞争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保证金融行业持续发展和保持金融秩序稳定的关键。我国各金融监管机构通过各种监管手段保护金融机构的竞争环境,制止各种不正当的

11、竞争行为;同时,也通过各种监管手段预防和制止金融垄断,以确保金融市场高效运行,使得金融业平稳有序发展。2在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下,我国金融行业正在快速发展,金融监管的成果是显著可见的。2. 对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2.1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2.1.1 金融监管机构缺乏相应的独立性巴塞尔委员会于1997年9月公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明确规定: 促进有效的银行监管, 必须具备稳健并且可持续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的市场约束、完善的公共金融基础设施、 高效率解决银行问题的程序及提供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等基本条件。此外,更重要的是, 金融监管体系若要充分发挥其效力, 负责金融监

12、管的各机构应有明确的监管目标和监管责任, 并且享有发挥其效力所必需的各类资源和权力。但对于作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主体的中国人民银行来说, 尽管其相对独立性正在逐步提升, 但总体看来依旧属于独立性比较弱的中央银行。3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之一, 或在名义上、或在实际上, 在履行职责、制订和执行政策时, 都在某种程度上被国家政府甚至财政部的政策导向所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的各分支行更是如此,其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 应当具有“超脱性”以及“工作上的自主权”, 但实际上却难以避免受到地方政府制约。出于地方利益考虑,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在实施金融监管过程中触及地方政府的利益时, 地方政府常会

13、通过种种渠道对监管者施加压力, 弱化监管者的力度。除此之外,中央银行既是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银行,又是主导金融监管的银行,这样的角色也使金融监管被动适应货币政策目标。而且,我国基层人民银行的内部机构的设置,也决定了金融监管管理任务由多部门共同承担、职责范围不够清晰,加之缺乏系统的、明确的监管成果评价指标,导致在相同监管范围内,多个部门反复检查,监管秩序混乱,效率得不到提升。2.1.2 金融监管深度不足长久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较侧重于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合规性审查,这种审查的重点在于规范经营、规范操作等等外在的、固定性较强的管理层面的工作上,而非资产质量、风险评估等内在的、变化性较强的测算工作上。可

14、见,我国的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潜在的资产风险重视不够。资产质量风险就是金融业深层次的风险,它的存在和发展将对金融机构甚至金融业安全发展构成威胁。此外,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相对滞后,一些新的金融业务不能及时纳入监管内容,一些准金融机构或准金融业务未进入监管范围。例如,社会保障体系中所涉及的准金融业,诸如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归于不同的部门经营、管理,尚未纳入统一金融监管范畴。在地方利益或部门利益驱使下,这些业务的开展情况显得较为混乱,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金的现象。4 诸如此类现象的出现都说明金融监管在深度上还不足,相对粗略的合规性检查不足以对违规现象造成足

15、够的震慑力从而制止其发生,我国金融监管在深度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2.2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2.2.1金融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首先是监管当局控制系统存在漏洞。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目前是由中央银行、保监会、证监会共同组成的。从监管当局的结构状况来看,只有中央银行的监管体系、监管资源基本与其监管对象的发展水平协调,而其他监管部门均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证监会只在各个省会城市及少数其他城市设有派出机构,监管资源状况仅满足于对证券机构的市场准入的监管和持续营业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尚不能做到对其监管对象经营的合规性、风险性进行检查与评估。又如,保监会在全国各地的派出机构仅35家,未设立派出机构的地区,则委托当地人民银行代理其对保险业进行监管,如此难免造成对保险业的监管责权利脱节,导致监管质量与效率低下。5其次是内部控制系统不够严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是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根本性、基础性的保障,拥有完善的内控系统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必要前提。我国金融机构亦拥有其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却并不理想,部分制度甚至形同虚设,整体上未达到应有的控制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