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浅论.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4823726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话式教学浅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式教学浅论.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式教学浅论 对话是体验生成的现实依托,教育要将广阔的对话环境、愉悦的对话氛围提供给学生,引导他们发展广泛的对话关系,以生成体验。国外有一个学者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孔子与他的弟子对话,才有被后人誉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的佳话;柏拉图与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对话,才有在世界哲学史上震古烁今的理想国。 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对话式教学法。一、对话有三个特征: 1、相互平等,互不强求对方的观念、个性、思想、特点的展示。 2、推人及已,认真倾听。人们往往善于表达自已的思想和观点,而回应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却难。 3、摆明观点,开诚布公,回答敏感话题时稳若泰山,坦然

2、应对,掌握分寸,让对话者感到温暖、亲切。二、对话式教学法有什么方式呢? 对话中体验人格的尊严、真理的力量、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师生之间有输出、有吸收、有肯定、有否定、有再现、有创造、有理解、有存疑。就学生而言,有触发、有体验、有感悟、有思考。知识的多少、结论正确与否,不再是评价学生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把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交流能力和价值观来评价学生。 对话的方式有: 1、学生与教科书对话;2、学生与物化环境对话;3、学生与计算机对话;4、学生与老师对话;5、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6、学生与自已对话。三、对话教学的基本方法。 传统的传授与示例,确实能在最少的时间内传授最多的知识,

3、但导致师生都围绕知积转,双方没有心灵交流、思想的碰撞,生命的活力很难焕发出来。我们必须从“传话”教学走向“对话”教学。 1、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对话者都有独立的人生立场和自主的人格体系,都有理性和批判精神。教师不能随意否认学生的观点,学生也可以同教师辩论。 2、对话的内容是开放的、动态的、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或需要修改。不是机械的语言游戏,而是心灵碰撞和思想的交流。 3、对话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以分数为区分段或以选拔为教育目的的体制下,对教师是不利的、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他们能在弹性的区域中找到自已相应的目标,体验到自信和成功。 4、对话的感情是真实的,虚伪的感情交流是无效果的。 5、

4、对话的方式是非指示性的。教师不作明确的指示,不发布标准答案。双方都要理性的批判、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对不同的观点 进行比较、修正、同化,进而形成自已的认识,构成自已的知识体系。四、对话的分类。 对话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师生关系,分为“微观的对话方式”和“宏观的对话方式”。 (一)“微观的对话方式”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1、问答:老师问学生答、学生问老师答是原始的对话。 2、讨论:就某一问题或主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探讨和交流。 3、写作:师生通过作文、周记、随笔、评语等交流看法,了解对方的思想感情。 4、辩论:师生就某一观点展开思想碰撞。 5、朗读:师生的朗读也是一种传递思想、

5、信息的方式。对课文抑扬顿挫的朗读、某一文字的处理,都能感受到理解和再创造。 (二)“宏观的对话方式”:是师生之间相处中精神交往的良性状态,既显性对话。 1、互相学习:交换知识和信息,以丰富、提高、充实、完善各自的知识。 2、互相影响:师生在人格上彼此感染,在精神上发生积极的变化。 3、互相鼓励:师生彼此之间的激发、勉励,获得持续的学习热情,实现各自的超越。 4、共同参与:师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合作互动,使其学习过程式成为师生精神发展和生命流淌的过程式。 5、共同分享:不仅分享经验知识,也分享成功的结果、思想感情、战胜困难的过程式。五、对话试教学法如何实施呢? 1、先学后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知

6、识基础和潜力,走在学生的前面。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目标、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这正符合减负精神。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判,个别不会做的由教师指导,有共同的问题才统一讲解。 2、先思后问:让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先思考,思之不得再发问。 3、先问后讲:要求教师先设计问题发问,学生解决不了,到了不得不讲解时再讲解。 4、不要滥用:“是不是”、“是什么“、“对不对”“怎么样”等并不是启发。六、对话交际有三全要素:倾听、表达、应对。三者不可偏废。不要上成表演课,一部分是演员

7、,一部分是观众。什么时候真正从讲台走向生活,什么时候才充满学生真情实感而有趣自然。 新课程的对话教学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肤浅的理解和背离对话现象。七、对话教学法的偏差 1、对话形式的问答化:仅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师问生答。学生基本上没有获得人格的平等和精神的自由,被连环问牵着鼻子走,削弱了对话者的主体性、广泛性、积极性。 2、对话主体的精英化:对话目的创设民主、平等的情景,师生达到最大程度的互动。但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对话主体呈现出精英化的趋势,一部分特别活跃,大多数同学则没有真正深度参与,对话演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少数学生的自我表现的舞台和锻炼能力的天堂。 3、对话目

8、标的虚泛化:教学目标被淡化,教师远离文本,任意生成,旁逸斜出,无效争辩,陷于一点,纠缠不清,实质上是假对话。 4、对话过程进程的随意性:学生各说各的,不互相配合,不尊重别人的意见,依附盲从对方,如此吵吵闹闹,议论汇报就完。教师一定要适度控制,会陷入无政府状态,无高效。 5、对话过程的形式化:学生还没有细读,教师就让学生谈发现;对话讨论没有进入状态,教师就要求学生汇报讨论结果。一节课下来,就让小组汇报中结束了。有时游戏过多,白白占去宝贵的时间。 6、对话内容浅层化:对话的核心是平等交流,真诚沟通,由接收器提升为知识的发生器。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气氛热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繁琐化,势必导致课堂对话表演化、浅层化。表面现象你说我说大家说,只是形式热闹,忽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做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东西没有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